116.紈絝聚會(1 / 2)

“你好,我們是大魯日報的記者,想要采訪一下你們老板,可以嗎?”風塵仆仆的記者,衝到了店門口。

“你好,我是華魯網的記者,想要了解一下你們餐館所說的福山菜。”網上的記者,也通過網站,得知了孫建業的聯係方式。

“你好,我是華夏美食節目組,想要拍一下你們餐館的視頻,作為《華夏美食》節目的一部分,在咱們的國家級媒體播放。”竟然還有國家級的電視台,電話打到了孫建業的手機上。

憶福餐館的火熱程度,遠遠超出了孫建業的預料,也超出了任天一的預想。

“統統安排上。”程一菲纖手一揮,下了命令。

餐廳要想發展,名聲自然不可少。

現在央視記者主動找上門,不正是要趁熱打鐵,怎麼可能還會拒之門外?

“餐廳這邊就交給你和孫姐了,”任天一對孫建業說道,“把記者安排到小院來。”

任天一有著自己的打算,隻是一個福山菜館,是不夠的。

任天一要做的,是更多的福山菜館。

更進一步說的,任天一要做的,是展示華夏美食文化的魅力。

當然,任天一可不會把原話就這麼說。

做成了一家憶福餐館,可不就意味著,自己就能成為華夏美食文化的代表。

任天一是有衝勁,可並不是代表著他傻。

更何況,要想說服別人,一切都要以事實來說話不是?

任天一要用自己的廚藝,征服那些記者,進而征服在網絡、電視、報紙之後的普通人。

“真是一幫見風使舵的家夥!”周成俊忿忿道。

因為憶福餐館的火爆,周成俊在周家食府出現次數越來越多。

周成俊的座位,從2樓的辦公室,換成了1樓對街的小包間。

原本這裏是留給客人的,現在卻變成了周成俊的專席。

看到憶福餐館前麵那些記者,周成俊的心裏,怎麼可能會不氣憤?

周成俊清楚地記得,自己也找過記者做宣傳,可是他們給出的價碼都是很高的不是?

這些年來,魯菜日漸沒落,對魯菜的宣傳,也變得越來越式微。

川菜、粵菜後來居上,哪怕是在魯菜文化發達的泉都,也是更受歡迎一些。

正因為如此,周成俊的心理,才更加不平衡不是?

“成俊,人到齊了。”付明浩拍了拍周成俊的肩膀。

今天的小包間裏,坐著的可不隻是周成俊和付明浩兩個。

圍著桌子,坐著有8個人,這8個人,都是年輕男子,有的戴著耳環,有的敞著懷,露出身上的紋身。

有的穿著西裝,有的穿的運動裝,還有的穿的是嘻哈風格的休閑裝。

不管穿的是什麼,都可以看出,他們身上的衣服,價值不菲。

這8個人坐的可並不怎麼規矩,有的把腿放到了桌麵上,有的斜著身子,

“周少,把我們叫來做什麼?”開口的,正是戴著金耳環的那位,嘴裏還嚼著口香糖,說話也有些模糊不清。

周成俊朝金耳環看了過去,這位是魯省美食文化協會副會長林鮮強的兒子,林潤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