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一雙巧手(1 / 2)

重要的宴席在正式飲酒之前,還有4幹果、4點心、4鮮果及相配飲料等。

作為臨淄宴請賓客的一種菜肴規製,曆久不衰,不論餐館雅席還是民間庖廚,人們都喜愛這種形式。

可是四四席,在泉都卻很難吃到。

因為工作的原因,胡永慶很少有時間回老家,所以著實是饞了。

人們在外地,吃的飯重在情意,哪怕任天一做的不夠地道,哪怕隻是走一走形勢,不也能寬慰胡永慶的思鄉之情?

“行家,”任天一豎起了拇指,“今天給大家準備的,是魷魚席。”

為什麼是魷魚席?當然是為了照顧程一菲了。

任天一知道菲姐的食性,對於海裏的食物,情有獨鍾。

“那我們就不客氣了。”胡永慶挽起了袖子。

不客氣,可並不是說,準備開吃,而是這些記者們準備親自上手了。

記者們從事的專業一致,平時采訪時,也不可避免會碰到一起,彼此之間也算是熟絡。

哪怕是競爭關係,一頓飯,一場酒下來,大家的關係也變得十分融洽了不是?

廚藝水平不高的,負責端盤子上菜,廚藝水平高的,就到後廚裏露上兩手。

“涼菜交給我了。”陳媛說道。

作為一個資深美食愛好者,卻又怕長肉,陳媛的獨特愛好,就是涼菜。

“鍋燒肘子交給我了。”胡永慶自告奮勇道。

胡永慶自己沒少做這道菜,他很樂意,在大家麵前展示家鄉的味道。

在記者們的幫忙下,菜陸續準備了起來。

秋天的傍晚,要來得早一些。

當秋風漸收,雲朵散開之時,如銀盤般的明月,掛在天空之上。

陳卓琪、祝佳萌等人,陸續地趕了過來,也都上手幫忙。

可惜的是,卓奇公司的藝人們,大多數都沒在泉都。

不然的話,院子裏會熱鬧很多。

“連餐具也這麼講究啊!”祝佳萌這個大小姐,看到任天一家裏的碗盤,也不由得驚訝了一下。

每四個盛器為一套,有的印的是美人春遊,有的是錦鯉戲水,有的是……

單獨拿出一件來,也很美麗,當湊到一起時,更會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恍如畫麵在流動一般。

“美食不如美器,”胡永慶說道,“這是咱們古人的說法,雖有喧賓奪主之嫌,但也有它的意義。”

作為資深美食家,同時還是臨淄的地方代表,胡永慶對於四四席的文化,有著極深的理解。

“中餐講究色香味俱全,而盛器,正是色的一種,會影響到筵席的整體效果。”任天一接上了話。

說起對美食文化的了解,任天一並不輸於胡永慶這樣的老饕。

畢竟任天一出身名廚世家,而且還有科班經曆,更重要的是,既然要做四四席,怎麼可能不提前對臨淄的文化多加了解?

“餐具,雖然本身不能吃,但它帶來了美,帶來了情趣,它是菜品的嫁妝。”胡永慶狀若陶醉。

這兩人相視一笑,看出了彼此對於華夏餐飲的喜愛,這是發自於內心深處,源自於血液和骨骼的真愛。

“胡大哥,以後多來我這裏交流交流,”任天一邀請道,“我正在研究老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