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沒有直接回話,而是早有準備讓不遠處的一名戰士拿來一把自己還有最精銳的戰士工兵用途時專門用來挖地的鋤頭。鋤頭的很多地方似乎為了夜戰中隱蔽工作都用墨塗成了漆黑,如同鐵一般。
“在場的有沒有人試試這把鋤頭,感覺一下用這把鋤頭犁地會如何?如果方便的話,我們可以在場隨便選個人從大家中抽選兩人做到公正評判,用大家尋常使用的鋤頭簡單挖地比比看?”張立新詢問道?
就這樣,不久兩個十六七歲的兄弟倆小夥子嚐試用張立新給的鋤頭挖土。同樣的坑,明顯快了三四成左右。
“這。。。這不是鐵!這竟然是鋼製成的鋤頭。。。”一名聖賢村的中年老把式仔細摸了摸說道。
張立新詢問道:“如果沒有耕牛的人用江東犁,略遜倭刀一些的好鋼,同樣的人能不能快個三四成?男人也就快個三四成,然而女子呢?”
隨後張立新又說道:“江東犁自隋唐以來已經千年左右沒有改進了。我看其實精進的空間也不小嘛,這還是同一般鐵農具的對比。可我看這村裏邊,好像竟然還有人用石木犁耙的?常言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在工具上用心一些,精益求精一些,會剩下多少時力?未必就沒有兩倍的空間,而大家說實話:誰能在農忙的時候從早到晚不休息的真幹六個時辰?。這還僅僅是種地似乎已經沒有多少花樣的北方一代。在南方,我聽說在宋時就有了秧馬,聽隊伍裏一些去南邊乞討過的戰士的經曆,卻不見南方的稻田裏有多少前朝前前朝就有的農具。。。”
張立新繼續鄭重的說道:“我們華夏先民上古的時候有過無數的發明創造,從如同最落後根本不會種田的蠻夷一般學會了在石頭上用主管打孔,製作更精良的農具。後來在漢時發明了這運用至今的很多基本農具。我不相信:假如那個時候的先民們如現在的我們一般如牛馬一般的所謂勤勉,會有這些發明創造,把開化的生活帶到人間。。。”
“現在的紡車,也不是盤古開天地的時候就有的吧?如果那個時候的人們就如牛馬一般的勤勞、節儉、不思進取又如何從荒蠻之中脫穎而出教化四方?相比我們的先祖,千年以來:因為我們後輩們不明所以的做牛做馬,已經停滯了很久了!”
“其實世上那些所謂勤勉的人,才是阻礙農事不斷改善進步的最大障礙。不但驕縱了在工匠農人頭上吸食民脂民膏的各種蟊賊,還讓天下間所有的窮苦人越來越勞累,用的工具越來越差。。。”
“從蠻夷到華夏,區別於我們華夏的先民從來不做徒勞勤快的牛馬,為了能像真正的人一樣生活,先賢們想法設法窮盡智慧和心思來追求更省時、更省力、更少一些勞作。”
張立新的大放厥詞終於讓一些人再也坐不住了。此時此刻,有個楊家的人不愛聽了:“這裏的人種田問農時問日子不全靠我家?就是那些鐵頭農具和耕牛,有很多也都是我家的。。。”
這樣一說,很多人都驚醒起來:“是啊!種地還真離不開族裏的人。。。”
張立新卻笑道:“為何這世上有人可以送自己的孩子從開蒙的時候就讀書,一直讀到十二三歲也不會‘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何有的人有機會買筆墨紙硯書冊學習曆法、算術,而窮苦人卻不行?如果天下的百姓都如楊二娘家一樣寬裕,不用承擔租稅,不知道行不行?正是因為相比上古先賢時候有些人化公為私,才讓眾多鄉裏的百姓目不識丁,或者‘鬥大的字隻認得一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