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之前,關順子在教場壩卜了三卦,三卦都是大吉大利。
關順子給遊勇隊伍解釋,卦象上說的是大吉大利,卦勾朝向東北,出師必大吉,大家沒有生命危險。雖然沒有造反的意思,還是向大家說了一句造反的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卦指東北,天下大吉。
關順子平生最後一次卜卦的情形就是這麼一回事兒。此後,沒有再卜過卦了。一卜卦,關順子就想起奔赴學令府的那一個晚上說的大逆不道的話,蒼天已死……。
當然,此後,關順子沒有再卜卦的原因,可能是他本人的思想覺悟高了,對卜卦已經不再迷信了。
思想升華後的關順子,不再是當年放羊的那個關順子了。而是一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山賊。
關順子的整個幼年,童年,少年,青年時代幾乎都是在卦的世界裏度過的,這個無可置疑,關順子的老阿爹是信仰陰陽教的農民,喜歡用卦說話,逢場辦事,總是要請人卜一卦,算一算黃道,白道,吉凶如何。他也就受到了些許熏陶。
關順子跟著陰陽先生學了相關的術科,卜卦,算天氣,測吉凶,望風水,皆會一些,但是他沒有進過科班做道場,不能算是陰陽教教徒,隻是一個信奉者而已。
關順子的老阿爹,阿母支持鼓勵他學習這一科,關順子也打算呆在鄉村裏當一個陰陽教術士,平平淡淡過一生,不慕名利,安分守己,放羊,種地,治病,救人……。
有一天到鄉場上給阿爹買酒,看到老陰陽先生黃三叼坐在大石頭邊抽煙邊歎息,黃三叼的大煙杆長極了,煙巴鬥鬥有拳頭那麼大,煙杆估計有兩尺長。黃三叼剛從嘉慶皇帝的皇宮回來,據說嘉慶皇帝登基的時候還是黃三叼為之設的祭壇。黃三叼為什麼回來了,地位那樣高的黃三叼不在皇宮裏算卦回來幹什麼,路上被關順子遇見了。
黃三叼坐在大石頭上,自顧自地的抽煙,黃三叼的大煙杆長極了,煙巴鬥鬥有拳頭那麼大,煙杆估計有兩尺長。黃三叼剛從皇帝的皇宮回來,估計黃三叼還帶了幾個徒弟回來,為了不打攪師傅興致,躲在什麼地方涼快去了。
關順子很早就知道黃三叼這個人的鼎鼎大名,從黃三叼一離開石溪鎮那天開始他就知道黃三叼這個人了,那天阿母抱著關順子和一大群人擠在大街上為黃三叼送行,石溪鎮的學令則哭著鼻子,追在後麵一聲一個黃師傅的喊著,關順子那時已經很大的年齡,十一二歲的樣子,發懵較晚,十一二歲了還不會走路,單單就會喊個爹媽,爹後來沒有喊了,改成為阿爹,偏偏就記住了黃三叼,十年過去,如今他已經長大,黃三叼又回來了,其他人知道黃三叼回來了嗎,黃三叼回來會不會有什麼大事情要辦。關順子一眼就認出人來了,很興奮,隔著很遠喊道,黃三叼黃大人你回來啦。
黃三叼又抽了一口煙才回答關順子,你怎麼知道咱叫黃三叼。
關順子說,你的故事簡直家喻戶曉,有一個順口溜說,石溪鎮去了個黃三叼,家家戶戶都知道。
黃三叼說,真的是咱,回來了。
關順子問,黃大人回來有什麼要事辦嗎。
黃三叼神秘的說,噓,小聲點,卦象表明,天下要有人造反了,清朝兩百年,南方有反的跡象啊,咱在宮裏卜了幾卦,王氣還是在這裏。
關順子對黃三叼說,天下升平,民不生事,民間老百姓相互借秋糧度日,相互幫助的場麵感人極了,一點兒沒有鬧事的跡象。
黃三叼說,你個年輕娃娃,哪裏懂事,天象上說有就一定會有。
黃三叼問,你會演示卦了嗎。咱走的時候讓學令大人不要丟棄老本行,要時時刻刻教授給學生。
關順子說,能夠演了,禮儀也會了。把學到的知識演示給黃三叼看。
黃三叼說,既然都會了,你去做你的事情去。
辭別黃三叼,關順子到鄉場打酒。
關順子到了鄉場酒店鋪悄悄問店家,你知道黃大人回來的事情了嗎。
店家說,不知道,鎮上風平浪靜,沒有一個大人物回來,單是齊學令大人去了一趟高原府,都不是為了公事,而是為了去買馬車。去的時候四個奴才抬著去,來的時候坐著馬車回來了,京城裏當官的則一個都沒有回來。
關順子深知黃大人回來的重要性,沒有再多囉嗦。
傍晚回來,把買給阿爹喝的一壇酒倒一瓶,帶著去拜見黃大人。
天空黑黝黝的,關順子眼明手快,沒有摔倒,走十裏山路到黃大人家大門口,黃大人的家丁在門口點香燭,關順子給他說,咱要見黃大人,讓他教卜卦的知識。
家丁說,黃大人剛睡醒,正在堂前上香,晚上要去山裏卜卦,你去吧,能和你談會兒話。
關順子摸進黃大人家裏,黃大人果然在上香,這會兒已經完事,走出大堂,遇個正著,關順子拜見黃大人說,黃大人,學生來探望你,聽說你回家鄉來,打一瓶酒來給你喝,你能教咱一些拜姿嗎,演一遍給咱看也可以。
黃大人說拜姿這麼簡單的事情,還沒有學會,你看著,黃大人從大堂門口拜著走出來,身法簡直太漂亮,太圓滑,太嫻熟啦,簡直像孔子演戲,雖然他沒有見過孔子,但是知道這一定是孔子的手法。演完,黃大人問,你學會了嗎,關順子說看到了,知道了,懂了,回去後一定認真練習。
關順子偷偷問了黃大人一個問題,黃大人,學了這個能當官嗎。
黃大人說,不能,但是很重要,拜見皇帝的時候要用到,要當官去找學令,認真讀書,考試考了功名才會有官當……。
關順子在黃大人家裏和他談了很多事情,最重要的是重新學習了幾套演示的儀式拜姿,拜爹媽皇帝神仙用的禮儀,重新學習一遍,把原來弄錯的動作矯正才離開府上。
關順子歸家的時候,天色已晚,月亮很好,月亮就是怪啊,去的時候,天色朦朦朧朧,沒有露出臉來,在黃大人家閑話幾個時辰,回來的時候居然出來了,對於他來說已經是很亮的月亮,沒有點火把,沿途雖然還是朦朦朧朧的看不見路。
關順子路過秦家營盤腳的時候,本來打算到河裏洗一個臉,走路累了,洗一下臉能解除疲乏,誰料聽到了山裏的狐狸叫,先是嗚嗚的叫,像在哭,後來越叫越像在說話,像是在關,關,關的在喊,他也姓關,被嚇了一跳,先後兩三分鍾的時間,狐狸叫聲清晰之極,最後一聲最清晰,像人在喊,關大王留步,咱有要事給你交待。聲音尖銳,然後聲音驟然停了下來,隱去了。關順子感到很奇怪,狐狸怎麼會說話,狐狸在呼喚誰呢,難道是咱嗎,怎麼可能,咱哪裏敢稱大王呀,平平凡凡的一個老百姓而已。吐字這麼清楚,比蘇州話清晰,奇了怪了。順子不敢留步,快步離開了,順子不是沒有見識的人,小時候就聽說過狐狸說話天下要大亂了,隻是這個年月,發生這種事情,他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聽到的是否真實。
關順子知道是狐狸在叫嚷,不是鬼神造反,沒有害怕,他家三代了,都會捉鬼。雖然未必真的捉到過鬼,但是既然懂抓鬼的技術,膽總是壯了的,見到鬼也未必害怕。
關順子蹲在河邊暗自想,狐狸的叫聲真美麗,像是悠美的歌曲,天下什麼地方能找到這麼清脆的聲音。
關順子回到了家裏,老阿爹還沒有睡覺,老阿爹愛抽煙,正坐在火爐前麵抽煙,老阿爹也有一根煙杆,竹子做的,細而長,煙杆雖然沒有黃大人的貴重,還是很漂亮。
老阿爹問關順子,你去什麼地方了,這麼晚了才回來,壇子的酒少了許多,你偷去在什麼地方喝去了。
關順子說,咱去拜見黃大人去了,去的時候用裝煤油的青瓶子裝了兩斤去給黃大人喝。
老阿爹問,瓶子呢,家裏沒有幾個瓶子呢,以後打酒用什麼裝。
關順子說,瓶子過幾天買一個給你,人家是大人,一個瓶子怎麼好意思再要回來,送人家了。
老阿爹說,這樣也好,人家是大人,送就送了,隻要不是你偷偷舀去喝了就好,不是反對你喝酒,這個年齡上喝酒對身體沒有好處,誤事。上了年齡再喝,沒有人會反對。
老阿爹一袋煙顯然已經燃完,磕煙灰,要收工了,關順子對他說,老阿爹,咱也要抽一袋,把煙杆遞過來嘛。
老阿爹把煙杆遞給了順子說,煙在櫃子下麵,自己去摘,先摘葉片小的燃,大的有客人來的時候要招待客人,關順子說,咱知道了。
卷好了煙,關順子邊燃邊對老阿爹說,阿爹,咱聽到山梁上的狐狸叫了,不止一聲……。
老阿爹愣了一下,隻聽老人說過,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聽到了狐狸叫,並沒有親自聽到過,你會不會聽錯了。
關順子說,不會,咱以前沒有聽到過狐狸叫,但是這次一聽到就知道是狐狸叫,不會錯,絕對是狐狸。
老阿爹說,聽老人說,隻要有狐狸叫嚷的年月天下必有人造反。這個年月,風平浪靜,天下無事,難免有一些遊手好閑之徒會起歹心,拿政府來練習造反,你個豬頭倒是老實本分些,不要亂和拉幫結派的往來,惹了事情,咱沒有錢到衙門給你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