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所有的猜測都是多餘,再大的英雄,再學識淵博之人也會被曆史湮滅。
白蓮教起義了,天下群雄蜂湧,各種教派,勢力範圍,從正麵,側麵,多個地方進攻清政府。江湖上許多英雄,一夜間名聲聲名鵲起,在邊鎮地方風生水起的傳播。獨孤老人卻恰恰相反,英雄劍客,風聲鶴唳之時,消失了蹤影,音信全無,隱居獨臂山,過著風平浪靜的生活。江山依舊,物是人非,滄海桑田,誰知道曾經有過一個獨孤老人,獨孤老人早被大家忘記了。
五十年前,獨孤年少,正是華發少年,彈指一揮間,時光荏苒,白駒過隙,獨孤從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變成為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
獨孤老人哪兒去了。
獨孤老人隱藏起來了。
獨孤老人隱藏的地方誰也找不到。
獨孤老人隱藏的地方不是很難找到,而是看得見這個地方,想不到這樣一個地方可以藏身,甚至隱藏著天底下劍法最厲害,知識最高的英雄。
獨孤不是不想參加陰陽教起義,除暴安良,做俠肝義膽之人。憑著一身好劍法,好武功,他的名聲一定會大振於鄉野。為了更大的道義,為了遵守諾言,獨孤老人放棄了打仗理想,隱藏於獨臂山。
寨主姓鄒,名冒冒,大家都稱呼寨主為鄒冒冒,鄒冒冒三個字不好聽,老百姓給寨主諧音為鄒貓貓,或者鄒嬤嬤,鄒嬤嬤不是太監,更不是女人,是一個男人,一個有大才華的人,寨主的起義手筆可以證明這一點,沒有才華的人,誰能夠帶著這麼多教眾,參加白蓮教起義,反抗清朝暴政統治呢。起初的時候,人們誤認為寨主是個女人,請寨主去看病,見到真人,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個大英雄的名字。許多婦女得了腹痛,想請寨主揉小腹,見到真人,不能給女人看腹痛病,男女授受不親,隻能作罷。不愉快的暗想,怎麼寨主會是那個鄒嬤嬤,冒冒大俠。
陰陽教的由來相傳是這樣一回事,祖師爺鄒衍創立了陰陽教,傳了千百代,傳至鄒嬤嬤一代,已經頗為壯觀,教眾眾多,江湖上什麼地方都有陰陽教的勢力,陰陽教獨立一麵旗幟,老百姓心中非常有影響力。陰陽教主要靠給百姓看病,算命,擇良辰吉日,題對聯,主持婚禮,葬禮,謀生伎倆高超,種類名目繁多。許多百姓爭先加入陰陽教,學習陰陽教的禮儀,法術,道義,治病良方。街市許多地方擺攤算命的術士都是陰陽教徒。
白蓮教起義的時候,劉之協派人來遊說寨主,清政府盤剝百姓,欺壓良民,天下岌岌可危,人民大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作為有識之士,怎麼能見死不救,發動農民起義,打敗清政府,建立平等,自由,美好的太平世界,寨主早對清政府不滿,懷恨在心,苦於不能報複,劉之協既然要發動農民起義,自當響應起義,答應了劉之協的請求。劉之協等人在安徽發動農民起義,寨主在端公寨起兵響應。
寨主的名字原先不叫端公,上麵已經說過,寨主叫做鄒嬤嬤。因為起兵的地方叫做端公寨,改名為端公。
獨孤是寨主身邊的隨從,隨寨主南上北下,聯絡教眾,武功高強,起義的前幾個年頭,保護寨主在獨臂山草創下起義綱領,起義的路數非常熟悉。
寨主帶著起義隊伍走的時候,嫌獨孤年老體衰,不中用,安排獨孤留守寺院,照看祖廟,走後抽時間教訓一頓李逢喜,李逢喜罪惡多端,寨主對他恨之入骨。起義勢頭好,沒有人來騷擾陰陽教,但是隨著勢態的發展,誰知道會怎麼樣呢,獨孤在寺廟裏呆不住,沒有安全感,擔心寨主起義牽累到自己,被官兵抓捕,打算幫寨主算完舊賬歸隱獨臂山。
留在寺廟裏的還有一個小乞丐,六七歲的樣子。
二月春早,草長鶯飛。
一支造反的起義軍從端公寨離開攻打州府去了,剩下一個獨孤帶著一個小乞丐過日子,看守院落。
獨孤年齡雖然老了,身手卻不凡。小乞丐是起義軍的家眷,父母打仗去了。小乞丐年齡小,不能給起義軍添累贅,交給獨孤撫養。
寨主起義前,交給獨孤一個任務,務必要教訓一頓罪惡多端的李逢喜。獨孤不敢忘記囑托,每天天沒有亮起來磨劍,劍的名稱叫做淬青劍。淬青之意,是說劍經過錘煉,燒灼,淬火幾個階段打製出來的武器。能擁有如此鋒利武器的人少之又少。這天劍磨鋒利了,獨孤提著劍在陰陽教練了一陣子武當劍法,獨孤的身手還和年輕時候一樣敏捷,利索。
獨孤心裏想,是去完成寨主交給的任務的時候了。
獨孤從大阪坡買來了上好的酒,烤鴨,一老一少坐在陰陽教門口午餐。
獨孤說,吃了這頓,要去完成寨主交待的任務,多吃點,路上別喊餓。
小乞丐說,真的要去完成任務嗎。
獨孤說,是的,吃飽了嗎,要上路啦。
小乞丐說,去哪裏。
獨孤說,先去找李逢喜算賬,然後帶你去獨臂山隱居。
小乞丐說,李逢喜是誰啊。
獨孤說,李逢喜是寨主的仇人,寨主帶著陰陽教出去打仗前,再三交待,務必狠狠教訓李逢喜一頓。
小乞丐說,寨主為什麼不自己去教訓李逢喜,陰陽教那麼多人呢。
獨孤說,為了及時響應號召,寨主起義造反去時,急呀,沒有時間教訓李逢喜,咱是陰陽教三代元老,寨主交待的事情,怎麼能推辭呢。
小乞丐說,你確信能夠打贏李逢喜嗎。
獨孤說,年輕時多次和李逢喜交過手,打敗他,鐵板釘丁的事情。
小乞丐說,李逢喜真那麼壞嗎。
獨孤說,當然壞,漢陽寨就這麼一個壞蛋,幹淨傷天害理的事情。寨主起義前,李逢喜多次當奸
細,密告寨主,陰陽教徒被抓捕的不少。
小乞丐說,帶著刀去嗎。
獨孤說,帶著翠青劍去。
小乞丐說,大白天被人家看見提刀弄槍有傷風化。
獨孤說,劍用口袋包著,別人不會看見。
小乞丐說,劍那樣鋒利,口袋怎麼裝啊。
獨孤說,你別管,跟在身後,別走丟囉。
小乞丐說,好啊,上路嗎。
獨孤說,上路了,教門已經鎖牢啦。
小乞丐說,還回來嗎。
獨孤說,不回來了,教訓完李逢喜,帶你去獨臂山隱居。
小乞丐說,獨臂山在哪裏。
獨孤說,悠悠江湖,渺渺仙山,獨臂山在一個讓人看得見卻想不到的地方。寨主起義前,曾經在
這裏草創下起義綱領,帶你去住段時間,長大後再下山來助寨主一臂之力。呆會兒咱打架的時候,
你躲到草叢裏去,不要讓李逢喜發現,知道了嗎。
小乞丐說,知道了。
獨孤說,無論師傅生或者死都不要出聲,等打敗李逢喜再出來,好嗎。
小乞丐說,你怎麼知道李逢喜一定會來。
獨孤說,約定過了,寨主走前欠他兩百兩銀子,李逢喜不會不來。
小乞丐說,好像有人來了,咱先去躲去了。
獨孤把劍從袋裏拿出來,對著陽光亮了亮鞘。端著腰間的酒葫蘆,扭開蓋,喝了一口酒,淬了一口劍。自言自語地道,好劍。山那邊傳來馬蹄聲,蹄聲緊,李逢喜騎著高頭大馬來了。獨孤看得分明,站在馬路中間,大聲喊道,李逢喜嗎。李逢喜橫刀立馬,回複道,爺爺在這裏,錢帶來了嗎。
獨孤說,要錢還是要命,宣布你幾樁大罪,讓你死時沒有迷惑。
李逢喜說,有屁快放,老子等不及啦。
獨孤說,你個鳥人欺男霸女,占人良田,坐享專供,還整鄰居。強奸婦女,誣告起義,對老人不敬
還想活命,寨主派咱來教訓你,拿命來。
李逢喜說,早知道你要索命,老子不來赴約呢。錢呢,錢在哪裏。
獨孤說,錢在口袋裏,你自己來拿。
李逢喜說,你敢騙咱,讓你不得好死。
獨孤說,沒有騙你,你自己來拿。
李逢喜說,有詐。
獨孤說,天算不如人算,哈哈,你終於上當啦,看招。
話聲未落,劍已刺出,馬匹驚慌失措,胡亂蹦跳,馬上的人坐立不穩,摔了下來。
李逢喜說,媽的,打架來的……。
李逢喜未帶任何兵器,雙手抵擋不住,隻一個回合,劍刺穿了胸髒,動彈不得,獨孤一招虛步推掌收手。李逢喜身受重傷,血噴了出來,足足一米遠,倒在地上,奄奄一息。
獨孤摒氣凝神,眉梢舒展了些。兜裏取出抹布,抹掉劍上的血。取出腰間的酒葫蘆,扭開蓋,倒了些在地上,然後飲了一口,砸吧了一下。
自言自語地說,累死老子了。扔掉抹布,用手揩了揩汗。
獨孤喊小乞丐,娃娃,可以出來了,李逢喜身受重傷,傷不了你了。
小乞丐懶懶散散地從草叢裏出來,問獨孤,事情真的辦完了。小乞丐一點兒也沒有害怕打架的場麵,不是不怕,而是什麼都不懂,還沒有長到害怕的年齡。
小乞丐問獨孤,接下來去哪裏。
獨孤說,去獨臂山吧,端公打仗去了,咱一老一小呆在教裏不安全。
獨孤神往地對小乞丐說,獨臂山上好風光,皇帝老兒管不著。十裏八裏不接戶,龍吟虎嘯懾八方。
咱帶你就去這麼個風光迷人的地方。倆人收拾完整行李,騎上李逢喜帶來的高頭大馬,趕往獨臂山去了。馬行五十裏,倆人下了馬。獨孤指著一座大山說,獨臂山已到,往後就在獨臂山修煉,打坐,哪兒也不去,好嗎。
小乞丐說,獨臂山真的這麼安全。
獨孤說,當然安全,誰也找不到這個地方來。
小乞丐說,還回去見端公嗎。
獨孤說,寨主帶著陰陽教攻打州府,估計不會回來了,咱回端公寨去等於白白送死,呆在山裏等風聲平靜之後再作打算。
小乞丐說,寨主回來見不到人怎麼辦,會認為咱們死了嗎。
獨孤說,寨主不回來了,帶著那麼多教眾去打仗。打勝了,要到南京去當皇帝呢。
小乞丐說,呆在山上沒有糧食吃怎麼辦。
獨孤說,獨臂山六十裏外有家糧油店,偶爾下山來備置。
小乞丐說,山上有沒有女人。
獨孤說,山上沒有女人,山上有一口大山洞,洞大,像一間房子,住進裏麵去誰也不會想出來。
小乞丐說,山上沒有女人,和尚大了想娶媳婦怎麼辦。
獨孤說,忍著,等長大了再說。
獨臂山位於石溪鎮邊緣地帶,箐溝梁子,林茂水深,山高路陡,草長鶯。獨臂山是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黑山白水,野獸出沒的地方,特殊的地理環境賦予了這個地方如詩如畫的底蘊。
獨臂山裏好風光,一股清泉飛似的流。
獨孤說,娃娃,渴嗎。
小乞丐說,不渴,來的時候水喝多了。
獨孤說,山裏潮,劍不能沾地氣,你拿著劍,等著咱去喝口水再上山去。
小乞丐說,好耶。
獨孤把紮好的劍遞給小乞丐,踉蹌走到山泉處飲水。水分外涼快,獨孤想到自己蹉跎的一生,不禁湧出感慨,如果不是老之將至,跟著寨主征戰南北該多好,混個英雄大人物當。掐指一算,端公的人馬應該到了涼州附近,馬蹄聲碎,水煮沉浮。江山多事,風雨飄搖。農民起義風生水起,朝廷罩不住了。為了維持統治,橫征暴斂,兵役不段,終於激起了陰陽教起義。
寨主帶著人去起義了,獨孤則帶著小乞丐住進了山裏。
山裏什麼都沒有,陰森可怕,平常時候下山來,道路不通,要攀援著才能過路。除了幾個精明的獵人,基本沒有人能夠爬上山來找到獨孤。
山裏有一口大窯洞,寬敞舒適,風景迷人,真是個人間的好地方。窯洞裏開滿了石鍾乳,岩漿欲滴,五光十色。窯洞裏安放著座椅,板凳,桌子,搭建有灶,配有鍋,寨主隱居這裏的時候配置的了。
獨孤問小乞丐,山上漂亮嗎,居住在山裏會想家嗎。
小乞丐說,漂亮,你不想家,咱也不想。
獨孤說,渴了,要喝水對麵有山泉,餓了,要吃食物,咱給你取去,山裏安有獸網,獵物會自己上勾,落入咱的鍋裏。住在這樣一個好地方,誰能說不好。
小乞丐想起自己的身世,問獨孤老人,咱應該稱呼你什麼。
獨孤說,你就叫咱師傅。
小乞丐說,好,喊了一聲獨孤,師傅。
獨孤答應道,唉,徒弟,今後你就是咱的徒弟了。
小乞丐說,上山來的時候,咱想喊你爺爺,你看你年齡那麼大了,頭發都白了,能不是爺爺嗎。
獨孤頷首笑了笑,沒有說出一句話,娃娃真是聰明,怎麼就想起喊咱爺爺了,心裏想一定要疼愛小乞丐。
獨孤說,你可以喊咱爺爺,師傅和爺爺有什麼區別嗎,師傅是爹輩,爺爺是爺爺輩,爹的長輩。
但是在獨孤心裏,師傅和爺爺一樣親熱。
獨孤想教小乞丐一招半式,小乞丐還小,隻能學點基本功,比如紮馬步,跑步,高深莫測的武功,小乞丐年齡小,不但學不好,還會走火入魔。
小乞丐說,師傅上山前,父母給自己取了名字沒有,怎麼沒有聽到過別人喊自己。
獨孤說,你父母是陰陽教徒,隨寨主打仗去了,生死未卜,沒有給你取過名字,你今後就叫獨孤小孩,長大了當獨孤大俠,怎麼樣,跟著師傅姓,好有個承接。
小乞丐說,原來姓獨孤,師傅是什麼輩。
獨孤說,咱們獨孤家沒有輩份,沒有名和姓,輩份是漢人興的科場,獨孤家塞外的遊牧民族,不當官就不用輩分,不用名字,有個姓就可以了,就像漢人喊小張小李一樣。
小乞丐說,嗯,咱以後就叫獨孤小孩了,敢問師傅叫什麼名字。
獨孤說,咱的名字叫獨孤,天底下有幾個人不知道咱的大名,以後你到大街小巷去問一下就知道了。。
小乞丐說,原來師傅複姓獨孤。師傅沒有名字,咱也不要名叫做獨孤小孩,有人問名字,告訴人家咱叫做獨孤小俠怎麼樣。
獨孤說,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