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 3)

第十七章:探子與鏢客

鄒小二和小乞丐坐馬車回到客棧,客棧還是老樣子,寂寞的座落於幾條驛道的交界的地方,大雁南飛,總會在客棧上空盤旋鳴叫幾聲。讓人沉浸在它們動聽的鳴叫聲裏,鄒小二倒是聽慣了大雁飛過時候的唱詞,見怪不怪了,小乞丐初來乍到,深覺新鮮。常常會想起獨孤老人,若是獨孤老人此刻還在人世教自己一招半式該多好。

鄒小二整天在客棧裏經驗店鋪,為過路人端茶送水,服務客人。忙不過來的時候小乞丐也常常會幫忙服務客人。

有一天,鄒小二問小乞丐,獨孤給你取什麼名字來著,店裏的客人喊不出來這麼複雜的名字,改個名字好嗎。

小乞丐反問,改什麼名字好呢。

鄒小二說,改為獨孤小二怎麼樣。

小乞丐說,這個名字好聽,隻是你叫店小二,咱再取名店小二,你不怕占了你的名。

鄒小二說,你當了店小二,咱以後就不叫店小二了,叫店老大,升一級了。

小乞丐說,說定了,咱往後給客人介紹時就說自己是店小二了。

鄒小二說,可以。

從那以後,小乞丐就真的改名為獨孤小二了,短短的幾個月過路人,黑白兩道過路人都知道店裏有兩個小二,還要指東道西的大談特談兩個小二的區別不止在於名字,還有年齡。

然小乞丐也就是獨孤小二心裏卻時刻想著另外一件事情,什麼時候去陰陽教大院尋找淬青劍。自己總不能在店裏當一輩子的店小二,要像獨孤老劍客一樣當個響當當的大人物,武功高強的劍客。

店裏來喝茶的人多,獨孤小二問鄒小二,能不能搞點炒菜之類,生意紅火了,大家有錢賺。

鄒小二說,這是陰陽教開的店,搞得太實際,魚龍混雜怕有損教裏的利益,再說一不出錢,二不養家糊口,用不著改革,教裏以前怎麼安排今後就怎麼做,何必庸人自擾。

端公雖然死了,教裏的指示還是時不時的發布命令,來收錢。估計端公指定了新的繼承人。

獨孤小二問鄒小二,陰陽教的新領導是誰呢。

鄒小二回答說,不知道,估計是一個武功高強的俠客,端公身邊的大紅人,起義前是端公的副手。

獨孤小二說,你這麼說,咱心裏就有底了,以後教裏來人咱方便排他們的飲食起居。

鄒小二說,年齡還這麼小已經知道安排人的事情了,算懂事了,你小二哥你這麼大的時候還在牆角玩泥巴呢,那個端公來聯絡的時候媽媽還沒有過逝,聽到姓陰陽教俠義,還給供養,帶著來到了這裏給陰陽教開茶館。

獨孤小二問,鄒二哥小的時候一定見過端公的樣子了。端公長著一副什麼樣子啊。

鄒小二說端公濃眉大眼,身高八尺,善使刀,打敗過無數武功高手,和獨孤一樣是石溪鎮數一數二的高手,獨孤排名比端公還低,劍法都那樣出神入化,你想一下端公是一個怎樣了不起的人。

獨孤小二又問,端公怎麼就吃了敗仗,身首異處了,不該啊。

鄒小二說,可不是嗎,端公武功高,那是走江湖當大俠,一旦起義,事情就玄了,你想古往今來官場水煮沉浮了幾千年其間幾人成幾人敗幾人哭幾人得誌,難怪那麼多人想當官。端公最後也走了這一條路可惜沒有能夠當成王做了敗寇。

獨孤小二問鄒小二端公手下還要哪些大將。

鄒小二說,大多陣亡了。如果在世,當然會回來重整旗鼓再戰鬥如今,沒有一個人回來,所以應該都不在人世了。

獨孤小二問,誰會再次當上領導呢。

誰為武功高強,為人正派,英雄一時,誰就有可能繼位當天王重新召集部下卷土重來和清朝做最大的抵抗。目前還沒有這麼個人。

獨孤小二問鄒小二獨孤沒有分王嗎。

鄒小二說,獨孤年齡大了,沒有分王,隻是端公身邊的一個最重要的高手,情報員,奴仆。

獨孤小二說,來了已經有些日子了,店裏的儲備不知道要往什麼地方領。二哥也交代一下,你出門辦事忙不過來的時候,咱可以代勞去取原料。

鄒小二說,原料簡單,什麼地方都有用不著交代,不過你執意要問就給你說了,茶葉教裏會運來,用不著自己買,水當然是在溝裏舀,其它地方的水顧客喝不慣,沒有特色,顧客有意見,至於花生米去牲口江張店鋪家買,張店鋪的兒子是陰陽教的西王,張店鋪也是個老陰陽教徒,為了觀察牲口江的動靜跑到那個地方開了糧油供應站,咱不在的時候你可以去那裏運,開著馬車去的時候要注意怕翻車,牲口江有一段路坎坷不平,全是泥疙瘩。

茶館裏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三教九流,天南海北都有……。

盤龍寨有一件非常厲的兵器叫做盤龍刀。盤龍刀是江湖大俠關家嬌的兵器。關家嬌一生使用過兩件非常厲害的兵器,淬青劍和盤龍刀,兩件兵器都留給了他難忘的回憶。盤龍刀的主人其實並不是關家嬌,而是白蓮教起義軍大英雄關大拳,關大拳死後盤龍刀被清軍收入戎州兵器庫,順子打戎州的時候在庫房尋找到了盤龍刀,押運回官州府兵器庫備用。

齊王,順子因為要攻打涼州府,把盤龍刀送給了關家嬌。讓他帶兵進攻涼州府,盤龍刀作為信物,當是大齊王起義政權的鎮山之寶。

而淬青劍,曾經是獨孤老人的兵器,獨孤老人死後,劍落到了當年他一手帶大的小乞丐關家嬌的手裏,可惜的是淬青劍在關家嬌打算參加起義的前一晚上突然折斷了,像是要預言一些什麼。

下麵慢慢地給大家敘述。

關家嬌在石溪鎮馬幫路上保鏢護鏢已經不止一年兩年了,江湖中沒有人不知道他的鼎鼎大名。

關家嬌者何人也,關家嬌就是關家嬌,石溪鎮上單單獨獨,孤孤單單,嗜酒如命的一個年輕的刀客。

關家嬌沒有開辦單獨的鏢局,做護鏢的生意,是一個自由護鏢的江湖人物,綠林好漢,盤龍寨的刀客,盤龍寨勢力的暗線。誰有錢,誰請關家嬌去護鏢,沒有人來請,關家嬌就在寨子裏,或者鎮上自由生活。關家嬌過著浪蕩不羈的生活,住在盤龍寨裏,盤龍寨本來叫做盤龍山,盤龍山裏有一個盤龍穀,盤龍穀裏有一條盤龍江。最讓人望而生畏的並不是這些個山山水水,而是盤龍山裏還有一把盤龍刀,盤龍刀是天底下數一數二的兵器,用它的人更是數一數二的高手,關大拳用它打敗了許多清廷高手,關家嬌用它打敗了涼州的軍隊,開創了江湖人士參加農民起義大事的新局麵,值得一提。盤龍寨周圍俱是官州起義隊伍蓋起來的房子,建起來的村莊,大大小小,有規模,成帶狀,分布在峽穀兩岸。峽穀中有三塊石頭,長達十多米,高則至半山腰,起義軍在石頭上搭了吊橋,建了吊腳樓,溝通了兩山。在山腰挖鑿了五尺道,把整個盤龍穀連在了一塊兒。橋下是濤濤的流水,可以飄巨輪,橋上是吊腳樓。山腰是馬幫路,山頭是住戶人家。打仗的時候,起義軍可以憑借地利三十六路一齊出去打仗,施展遍地開花戰術,還可以水陸並進,打個敵人措手不及。平常時候,起義軍就在山裏屯梯田,或者修棧道。

關家嬌最初的時候不屬於這一隻起義軍,後來端公寨寨主起義失敗後,餘下的教眾及隊伍沒有人領導,投降了官州政權,幾支隊伍分幾股力量駐紮在山裏,閑時屯田,戰時打仗。關家嬌無家可歸,也搬到了盤龍山,投降齊大王,齊大王讓他負責看守吊橋,有馬幫從五尺道過路,收點過路費,沒有人過路,可以自顧自地在吊腳樓上喝酒,睡覺,練刀法。

關家嬌練習的刀法是泰山派的刀法,武功秘籍雖然人盡皆知了,不過有一些缺漏沒有人發現,殘編隱藏在什麼地方,獨孤老人知道,別人怎麼會知道。獨孤老人死了,這個塞外奇俠死掉了,刀法的下落就成為了秘密,誰知道落在了關家嬌手裏。

獨孤劍客生平有沒有使用過泰山刀法對付敵人,被獨孤劍客對付過的人知道,別人是不會知道的。

大多時候,獨孤老人使用的當然是劍法,因為獨孤老人使用的淬青劍。淬青劍法快,準,狠,已經廣為人知。見過淬青劍法的人雖然多,會演示的沒有幾個。現在,關家嬌是唯一會這一門劍法的人了。

誰知道,獨孤老人還在獨臂山藏了另外一本武功秘籍,泰山刀法。

刀法的第一式是劈,劈有多種劈法,砍柴的柴夫最知道其中奧妙所在,當然是斜劈,力道厚薄都殺傷力無窮。

刀法的第二式是甩,甩又叫做帶。

刀法的第三式當然是投擲。

三式都離不開一個殺字,編武功秘籍的師傅特意從刀譜裏刪去了,留下些五花八門,花拳繡腿,光是好看卻不實用的東西在裏麵,練這些花拳繡腿的東西已經夠強身健體,打倒對手了,殺傷力大會影響武林的平靜。減了三式未嚐不可。

關家嬌拿到秘籍的時候簡直高興透了,多年來他沒有理解刀法的含義,他的心裏一直在想著淬青劍法,以及獨孤老人在自己童年時代演示的幾式武當劍法,太極劍法。

誰知道,一個門外漢突然發現了一種新刀法。

關家嬌躲在獨臂山學完了全部刀法,才重出江湖,浪跡天涯。

官州根據地事件平息了以後,天下無事,國泰民安,齊大王退居盤龍穀,勢力撤到了盤龍山附近,大家建寨而居,各自營生,寨子稱作盤龍寨,齊大王自稱寨主,大戰略雖然聽寨主調配,小事兒大家卻自主了。關家嬌做起了保鏢護鏢的生意,凡是經過盤龍山五尺道的馬幫,要有他護鏢,貨物以及馬匹才能順利過去。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給起義軍當眼線,二是維持自己的生計。

關家嬌常常到繁華之地,石溪鎮喝酒,沿著有暗號聯絡的客棧走一圈,和店主寒暄寒暄,經常日久,大家都熟悉關家嬌了。

關家嬌的武功極高,沒有人知道關家嬌武功的套路,學過的秘籍,師從何人。

關家嬌後來成為了起義軍的暗線聯絡員,風生水起一時。成為起義軍暗線之前關家嬌和鄒小二在客棧開店,當夥計。

那一年,關天嬌十八歲左右了,青春年華,花樣人生,絢麗多姿。辭別了鄒小二,獨自騎著馬往陰陽教寺廟祭拜獨孤老人,前往陰陽教的原因還有一個,取淬青劍,關家嬌要混跡江湖,不能沒有武器,淬青劍沒有人使用,是最好的選擇。多年來,關天嬌已經漸漸忘記了獨孤老劍客的存在,記憶裏,獨孤隻是一個自己童年時代難以忘記的夥伴了,夥伴的關係再友好,畢竟是夥伴,終究要分手,要散場合的。誠然也是這樣,獨孤老劍客與關天嬌並沒有血緣關係,而是兩個陌生人的組合。

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正是大好春天,燕子噠噠的從屋簷下飛到河邊的沙堤啄泥巴縫補老巢。石溪鎮,萬象更新,許多花兒已經綻放。那個時候,關家嬌還是一個無名之輩,所學武功也僅僅是一些雞毛蒜皮,三腳貓的防身武功,他何以在短短的幾年裏變得這麼強大,全源自這一次來端公寨取劍。

安靜的馬幫路途,時不時疾馳而過一兩隊人馬,馬來甚急,揚起了塵埃,馬上人像是要趕往高原府去,高原府距石溪鎮三百裏路遠,人馬三天三夜馬不停蹄疾走方能到達,馬行速度慢,十天八天到達也未可知。

關天嬌暗想,這些人馬不停蹄趕路,必有要事,自己與鄒小二躲在客棧裏開店的這些時日,天底下到底發生了些什麼事情,對繁華地方的事情自己一無所知,簡直孤陋寡聞,不妨攔下一人問個究竟。

大路上,接二連三過去了幾隊人,最後一隊趕路的速度慢些,押著一輛馬車,馬車亦行駛緩慢,關天嬌攔住問道,幾位大哥,要去往什麼地方。

騎在馬上的人回答,你不要攔路,咱是石溪官府的官差,有要事趕往高原府應急。聽說王聰兒被攆到高原地界來了,此番朝廷調兵遣將必要將其絞殺於牲口河。

關天嬌聽了說,原來如此,車上的大哥是你們頭頭吧。

官差說,你還真識相,正是石學令大人。

關天嬌說,抱歉,原來是石大人的馬車。

石學令,一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花甲出身,揭開窗簾看了一眼關天嬌,厲聲說,你的馬拉牢些,馬會咬架呢,咬死了汗血寶馬拿你的命賠。

關天嬌說咱的馬也是好馬,天山的黑毛馬,比烏騅差不了多少。

石學令說,騎這樣的好馬你不怕遇到山賊,山賊個個窮凶極惡,像你這樣的年輕人,招架不住啊,還不快些趕路。天明時大路上往來的官差多,沒有人欺壓百姓,天黑了就難說了。

關天嬌說,怎麼不怕,你走你的咱自有辦法對付它。

關天嬌和石學令一行人走了一段路,到獨臂山時各自分道揚鑣了。

關天嬌急馬過了河,天黑時到了端公寨。端公寨還是老樣子,隻是人口比以往少了些。

關家嬌已經多年沒有回到寨子裏來了,寨子看似平常,其實和往常大不一樣了,第一是寨主換了,第二是一半人口換成了官州政權的人。老陰陽教倒是還矗立在那裏,蕭條,冷落,頹敗,滄桑,一株老楊柳樹,柳葉兒已經泛青,露出將要推陳出新的樣子。

關家嬌推開了陰陽教大門,鎖已經腐蝕了,因為裏麵死過人,沒有人會進教院去搬東西,包括邊上住戶家的小孩。

陰陽教大院周圍,是一個小巷,如今很是繁榮了,關家嬌從鄰居口裏聽到,這個大院經常鬧鬼,半夜時候,總會有一個老人披衣散發的飄出來,武功極高。人們誤以為他是鬼,嚇得不敢說話。

關家嬌推門進去的時候,一幫小孩跑來給他說,大哥哥,不要進去,裏麵有鬼。

關家嬌回答,不要怕,咱就是來抓鬼的人。

關家嬌推門進去,想瞧個究竟,剛進教院,白發蒼蒼的魔頭飄出來了,關家嬌定晴一看,原來是李逢喜,李逢喜當年中了獨孤劍客一劍沒有身亡,混跡到陰陽教來了。

關家嬌故意問,白發大俠,你家什麼地方的人,怎麼跑到這裏來了,他料定李逢喜認不出自己就是當年那個小乞丐了,必竟自己長大了,變了樣子。

李逢喜瘋了,喜嘻嘻的說,你認識咱嗎,你是誰,咱是李逢喜,咱的漢陽寨被火燒了,好大的火,火啊火,白蓮教娃兒放的火,咱要去衙門告狀去。

關家嬌說,咱也是李逢喜……。

李逢喜說,咱想起來了,你才是李逢喜,他們要打的就是你,要燒的是你家。

關家嬌暗暗想,這樣一個老瘋子,沒有研究的價值,讓他到外麵玩去吧,自己要找點東西。關家嬌對李逢喜說,咱給你兩個錢你去外麵買饅頭吃去,可以嗎,李老漢。

李逢喜說,咱要在裏麵養老,不過你給錢咱聽你的話。

關家嬌給了李逢喜兩個五銖錢,李逢喜借過來,蹦蹦跳跳的去外麵去了。

關家嬌在祖師爺坐像前取過了淬青劍,抽出劍鞘一看,淬青劍還是當年的樣子,明晃晃,鋒利極了。劍上的血跡斑斑,顯然是當年被刺身亡的學的令血。

關家嬌捏著劍走到大院來,李逢喜也來了,手裏捏著饅頭,高高興興的吃著跑來,李逢喜問關家嬌,李逢喜你要去什麼地方,你要走了嗎,咱還是騎高頭馬。

關家嬌想起當年獨孤劍客和自己騎走的那一匹馬,心裏恨不打一處出,趁李逢喜走過背去,抽出劍,一劍刺向李逢喜,誰知道李逢喜躲過去了。李逢喜武功太高了,關家嬌不是他的對手。關家嬌對李逢喜說,李老漢,咱和你開玩笑呢,你什麼地方學到的武功,多年不見,你的武功見長了。

李逢喜說,你說的多年以前是多少年前,你一定認識咱,你快告訴咱,咱究竟是誰。

關家嬌說你就是你啊,李大魔頭。

李逢喜邊說邊想邊嘀咕著回到寺廟裏去了,關家嬌不想多糾纏不清,快步走出了屋裏,帶著劍騎上馬去了客棧。

鄒小二的客棧早已經換了牌子,叫做邊界客棧,到了邊界客棧,關家嬌下了馬,喊鄒小二,鄒二哥,準備些草料給馬吃,咱回來了。

鄒小二從客棧走出來,對關家嬌說,事情辦成了嗎,劍帶來了。

關家嬌說,帶回來了。

鄒小二說,帶回來了就好,以後就不用隔三差五的去陰陽教大院看守劍了。

關家嬌說,咱在路上遇到了李逢喜,李逢喜還沒有死,隻是瘋了。連他自己誰都認不出來了。

鄒小二說,遇到了李逢喜,怎麼不殺了他,這個采花大盜,大淫賊,惡貫滿盈的家夥。

關家嬌說,李逢喜已經瘋了,老天已經懲罰他了。

鄒小二待要搭話,李逢喜從客棧後麵跳出來了,手舞足蹈的對關家嬌說,咱聽到了你們的談話了,你們說咱是李逢喜,咱還是采花大盜,做盡了惡貫滿盈的事情。

關家嬌和鄒小二一愣,怎麼這個家夥跟來了。

鄒小二二話沒說,一個飛步撲過去,要生擒李逢喜,關家嬌也前去助陣。

兩個人和李逢喜打了一陣子,李逢喜武功太高了,兩人不是他的對手,相反,桌子碗筷倒是摔壞了不少,李逢喜看到屋裏狼藉一片,嘻哈著說,媽呀,桌子摔壞了,沒錢賠了,一個飛步溜之大吉了。

關家嬌想拔劍追趕,鄒小二邊阻止邊說,不要追了,看來李逢喜真的瘋了,追到了也沒有用。

關家嬌對鄒小二說,鄒二哥,咱去的路上遇到官兵拖人帶馬的奔石溪鎮來了,可能要有大作為。

鄒小二問,來了多少人,什麼時候,你怎麼不早說。

關家嬌說,陰陽教起義失敗了,告訴了你也拿官兵沒有辦法。

鄒小二說,誰說的沒有辦法,老寨主失敗了,還有關寨主在呢。

關家嬌問,誰是關寨主,咱怎麼不知道呢。

鄒小二說,咱給你改名姓關那一年的事情了,齊王爺關寨主來傳教,演示陰陽教套路,起義隊伍就跟了他。

關家嬌說,原來如此。

鄒小二對關家嬌說,你快告訴咱是什麼情況,咱要去報告大齊王情況去。

關家嬌說,高原府齊縣令帶了兩萬人馬,四十門紅衣大炮,往奔石溪鎮來了,好像是要打仗,從官兵口裏打聽到,要來生擒王聰兒。

鄒小二說,生擒王聰兒不可怕就怕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剿滅大齊政權。你在客棧看幾天家當,咱去去就來,三五天打個回轉。

關家嬌答到,去你的,咱管著客棧,什麼都不用擔心。

多年來,關家嬌總想給端公寨起義軍報失敗之仇,苦於無計可施,聽到大隊伍已經由大齊王統領,暗想這回有補救的餘地了。

不多時,鄒小二爬山涉水到了盤龍寨,見到了大齊王關順子,關順子招待了鄒小二,關順子問鄒小二你不在店裏開店,賣茶,跑到盤龍寨做什麼,咱不是告訴過你嗎,沒有大事,不要來報信了,各自營生,誰讓你來的,有什麼事情,快說,咱還要帶著幾個兄弟去山裏放羊呢,你一來,咱連羊也扔在山裏跑來聽你指揮了。

鄒小二說,關家嬌在大路上遇到了清兵,一萬多人的樣子,來勢洶洶,隊伍配備有幾門大炮。恐對根據地別有所圖。

大齊王說,你的消息報告得及時,咱知道了,你且回去,咱馬上去組織會戰,布置作戰計劃。

鄒小二作過輯,對大齊王說,大王讓咱回去了,還有沒有其它的吩咐,比如,時態緊張的時候,需要派人做打探消息之類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