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碧水青山(1 / 2)

樂樂,我現在在家。以後到底怎麼辦,自己也不盡然知道。自從回家以後,隻知道一天到晚傻楞楞的,連找個人聊天的心情也沒有了。每天,我最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對著頭頂上的那塊木板發呆:時而想想以前的往事,時而又把現在的日子睥睨一下,聊以打發不緊不慢的時光。

可是,盡管這樣,我又不能把自己的心事,向家裏人全盤兜出。自從今年畢業以來,我就謊稱先在家裏住幾天,而後再到外麵大城市找工作。我告訴我媽,外麵工作很容易找的,尤其對我們這些大學生來說。很快的,我就能回報你們這些年來的辛勞了。

嘴上我是這麼說,可是,樂樂,我猜想你也知道,現在大學生早就變成弱勢群體了,我對媽媽編的那個子虛烏有的工作,還不知呆在哪個外星球給涼快著呢。我現在啊,隻是捱一天算一天,等到實在不能捱了,就想著溜之大吉的打算。

這實在是無奈之舉,但我又有什麼辦法。在這個技術社會裏,我能作得了什麼?我一無所有,平常隻有發呆的特長,還有就是讀了一堆的之乎者也,算得上一個書丐。但這能有什麼作用?在這樣的社會裏,又有誰會把我的奇思幻想當作珍寶,又有誰會想過讀書是精神的食糧?我所擁有的,這個社會不需要;我不需要的,這個社會都熱衷著。在人群裏,我是比醜小鴨更沒有生氣;在個人的圈子裏,我古板而又執拗的遵守著某種人生之道。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是否需要變通,是否需要在別人的眼光中來鑄煉自己!

但是,如果一直這樣的話,我就要被人不幸言中:你是一個沒有生活能力的人!從小就有人這樣告戒我,尤其母親的教導不能忘懷。母親對她的兒子,看得比誰都清,她對我從來不會隔岸觀火,她一直用言語或者行為來敲打我這顆孱弱的心。隻是,象某些人所說的一樣:性格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了。我就是如此,經曆了母親的三番五次之後,還一直累教不改,直到現在還一直呆板如此;哎,嗚呼斯人!

我的一些同學都陸陸續續打回來電話了,說是外麵不容易,要作好心理準備;說不定哪天,你在政府大樓的對麵被別人賣掉,還掰不清一個八字。而看著周圍的大學生,就象被人預料到了的一樣,沒有幾個是混得風光的,心裏想著就是心寒。難道就真是這樣,沒有出路了嗎?他們這些人,或者是作銷售,或者是呆在廠裏作儲幹,還有的,就幹脆幹起了普工的行當。這真是,沒有豪情多壯誌,夾著尾巴做人-先混著了。

難道就這樣的結果?想不到白白的讀了這麼多年的書,竟落得這樣一個悲慘的下場。早就聽人對大學生這樣一個群體,編過這樣的順口溜:六十代,出身苦,翻天覆地改麵貌;七十代,政策好,左右逢源節節高;八十代,涼快去,無妻無房在瞎跑!

難道,以後的所有路子,就是這樣的經過嗎?大學生的命運,就如別人所說的,成了無錢,無房,無戶的三無群體嗎?曾經,大家一窩蜂的擠上了這坐獨木橋,以為通過這坐橋,可以通向一條稍微好點的生活境遇。但現實得出了與我們的預期恰恰相反的結論:即讀書使你白白浪費了獲取技能的大好時光。你走到社會裏,比那些作普工的人們,更沒有特長之處。你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不能找一份坐在辦公室裏稍微輕鬆的工作,因此你將更加沒有出息,更加容易遭到別人的白眼。

不管怎麼樣,樂樂,我也得快動身了。鄉鄰們懷疑的目光,早就讓人受不了了。而且,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不僅未給家裏帶來一絲榮耀,反而欠了一屁股債,這都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的。我必須離開這裏,到外麵的大世界去,去博取自己的一份薪酬。盡管我知道外麵並不太平,也充滿了肮髒的交易,但我別無選擇。

而哪裏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當年少的時候,樂樂,咱們總會說出幾個彼此心儀的名勝。你說:以後一定要到各處去旅遊,看遍人世間的風景。你說:到外麵的大城市去,那裏也許有承載我們許久的夢想;在這個小地方,我們的生活空間實在有限。是啊,樂樂,當年你我就是懷著這樣一個小小的夢想,才努力往外奔的。隻是現在,在經曆過人世的滄桑變化之後,我們的思想,還有所謂的夢想,在經過鏽水的層層浸泡之後,裏麵的仁已經破敗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