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祺來到都城的第四天,皇帝終於召見了他,王子祺在左使臣和應使臣的陪同下來到皇帝所在的禦書房,同在的有太子還有丞相、平青侯,當然少不了六部大臣,他並沒有在禦書房裏看到燕北榮,這也更加堅信左大人對他的提點。
事實上,若是之前,皇帝也許會讓燕北榮一同前來,也聽聽這些個國家大事,可自從燕北榮上次獨攬大權的事情出了時候,皇帝對他有了忌憚,所以今日也沒有通知他進宮,王子祺看不到他也是正常。
衛英早就提醒過燕北榮,天時地利人和都還沒到,讓他三思而後行,可燕北榮不聽他的,也就造成現在這個局麵,皇帝一向多疑,他還躺在床上昏迷著,他名不正言不順的就要獨攬大權,野心可想而知,皇帝最忌諱這種事情,對燕北榮總歸會疏遠一陣。
燕北榮對此倒是不甚在意,自從那天被皇帝訓斥之後,他就做好了這樣的準備,反正這些事情就算他不參加,遲早也是會知道的,他今日心情不錯,並沒有因此而發脾氣,倒是讓唐駿和衛英驚訝了一番。
二人想也知道,能讓王爺這麼想得開的人也隻有他們家王妃了,若是王妃能夠一直和王爺這麼要好,沒準讓王爺放棄一切王爺都是肯的。
禦書房內,皇帝將條條款款都說了一遍,半點沒有多餘的話,今日也是明擺著要將議和的條件都給說清楚講明白了。
王子祺一條一條的聽了,一條一條的斟酌,也提出了一些意見,有些東郢所不能承受的,他也直接說出來,並沒有遮遮掩掩,態度誠懇言語敬畏,別說是皇帝了,諸位大臣聽了心裏也舒服,果然王子祺比王子冀要聰明不止百倍。
皇帝很清楚議和的本意,大燕也不是缺少那些東西,左不過就是形式而已,再加上也要給東郢一點壓力,讓他們往後做事要三思而後行,雙方修改了一些那些條款,很快就商議好了,簽下議和書,這件事情就算是解決了。
雙方都很滿意的結果,左使臣都忍不住要給王子祺豎起大拇指,這些條款要比大王想象的要寬容的多,而這些都是王子祺給爭取來的。
皇帝對王子祺很是滿意,朗聲笑道:“祺王真是讓朕刮目相看,小小年紀能有這般修為,實屬難得,朕定會親自書信一封,將祺王的見解都告知你的父王,祺王就隻管等著回去領賞吧。”
“多謝皇上抬愛,小王實在愧疚,此次東郢突然發兵,實在是不義之舉,小王人微言輕,縱然不同意發兵,也是在父皇麵前說不上話的,原本以為東郢做出這般過分的事情,皇上定是心中怨恨,沒想到皇上仁慈,以德報怨,小王才是真正的佩服,皇上仁義,小王替東郢上下的百姓感懷在心。”說著,大幅度朝皇帝彎腰,惹的皇帝更是高興。
王子祺剛才那一番話,既說出了他對東郢進犯大燕是不同意的事實,又將皇帝給捧到了一個高位,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皇帝也不過是凡人一個,當然也會喜歡聽這些誇讚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