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等殿下的好消息。”巫族族長麵色不變,但隱藏在身後的手,卻緊握成拳頭,青筋凸起……
待到南涼太子的心腹一走,巫族族長就不再克製,猛地一拳砸在椅子上:“該死的……咳咳……北天驕!”
巫族族長一陣猛咳,他抬手捂住,待到咳嗽平息下來,他低頭看著手中那一抹鮮紅,眼中閃過一抹滲骨的寒意……
北天驕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能把他逼到吐血的人。
這人,還是他一手養大的。
他小看了北天驕,不過北天驕也隻有那一次機會。
再交手,他會讓北天驕明白,他仍舊還是當年那個,被困在木屋,任人擺布的小孩……
南涼太子的速度很快,也不知他使了什麼手段,三天後京城就傳來消息,武王要參與四國和談。
應頤已經在回京的路上,半路收到了這個消息,同時收到皇上給他的旨意,要他留下來保護武王,協助武王與南涼、北林和西林談判。
“武王這個時候來前線?他想要幹什麼?搶功勞?”應頤第一反應就是搶功。
皇上這段時間為了給武王鍍金,強製把武王塞到六部。武王什麼也不要做,隻需要掛個名聲,事情一成就是他的功勞。
武王也算配合,知道自己不懂也不指手畫腳,隻落等功勞。是以,六部的人雖有不滿,但也沒有說什麼。
遇上武王這種不插手,隻白撿功勞的皇子,總比前太子那種不懂裝懂,喜歡給他們指手畫腳,出了事就把責任推給他們的皇子強。
有前太子的行事作風在,東林大臣們對皇子的要求,簡直不要太低。
不管應頤怎麼想,他還得認命的保護武王。依武王那草包樣,很有可能談判還要他主導,立了功是武王的,要是出了錯那就是他的錯……
為防萬一,應頤立刻回到前線,把和談的官員召集起來,了解和談的進程,同時摸清南涼、西鳳和北林的底線。
這一摸就發現,和談的關鍵不在他們這些人身上,也不在武王身上,而在北王身上。
北王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和談的走向,也決定了武王能不能在和談中立功。
北王要強勢的對北林出兵,北林在和談的時候,一定會讓步。西鳳是個牆頭草,肯定也會退縮,屆時隻有一個南涼,崩噠的再歡也成不了氣候。
反之,北王要是收手了,和談的結果就不好說了。
“給北王去一封信,問問北王的意思。對了,把武王要來的時候,也告訴北王一聲。”應頤相信,北王收到消息,會明白他的意思……
皇上擺明了,要用和談的功勞給武王刷名聲,好順勢扶武王上太子之位。
他得問清楚,北王是個什麼態度?
北王的態度,也決定了他的做法。
如果北王默許武王上位,他會盡全力扶武王一程,如果北王不樂意,他就隻盡職保護武王的安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