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春江水暖鴨先知 第三十二章:鬥轉星移(1 / 3)

蕪湖,這是長江中段一個著名的口岸。雲開看山色,江靜聽潮聲,就是形容蕪湖的景色。這裏的山名聞天下,江北叫西梁山,江南叫東梁山。兩山南北相向,並立在江邊,山石如刀砍斧劈一般,恰似兩個默默守護長江的衛士,更像是一扇打開的大門,放了江水滾滾東下。後人李白途經此地,留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讀過此詩之後,山的雄奇險峻,水的轟鳴澎湃,立即飛躍在眼前。此山如今也被稱作天門山。

天門山下,就是一向繁忙熱鬧的長江渡口。今日的渡口,卻是空無一人,隻為了迎接一個大人物。從大清早起,蕪湖縣令高遠輔就忙前忙後的把渡口周邊給戒嚴了。肅靜和避讓的牌子豎成了一排,一身黃綢衣的鑼鼓樂隊正焦急的等待著歡慶場麵的到來。

幾艘威風十足的戰艦靠到了岸邊,艦船上飄舞著巨大的祖字戰旗。這就是祖元壽麾下最負盛名的荊州水軍。荊州地處交通要衝,西扼川蜀東進之水路,北阻京洛南下之旱路,南極湘粵,東聯三吳。如此四戰之地,大晉朝自然在此駐紮了最精銳的水軍和步軍。他們的統帥正是一代名將祖元壽。穿唐猊鎧甲,佩紫光寶劍,頭頂束發金冠,神采奕奕的祖元壽從戰艦上健步走下,踏上了江東的土地。緊接著,從艦船上衝下來兩隊兵馬,圍在了祖元壽的身邊。

驚天動地的鑼鼓聲響起來,渡口上走來了一支歡迎的隊伍,走在最前麵的正是木連暖。木連暖快步上前,躬身拜道:“末將木連暖奉世子令,恭迎大將軍至江東。”

祖元壽伸手拉起連暖,說道:“如今這江南,名聲最響的就是你小子。上次在荊州見你的時候,你顯山不漏水,誰知卻是少見的少年英雄。淮水一戰真是令天下為之一振,令老夫深感欣慰,大晉朝後繼有人也。”

連暖道:“大將軍謬讚了,我哪有那麼厲害。我隻是盡我的責任,而您才是久負盛名的大將軍,才是國家的支柱,才是我等年輕後輩的榜樣。大將軍坐鎮荊州,威震胡虜,使匈奴人不敢放手東進,才有了。。。。”連暖越說越謙虛,態度也越來越恭順了。祖元壽何等人物,從不喜歡聽這虛誇之詞,便揮手打斷了連暖的話,有些惱怒的說道:“小小年紀,也是個拍馬屁的精靈,淨學了江東這些個鳥人的壞毛病。我既然已到江東,這荊州的兵馬就要回去了,以後路上的事就交給你小子。”

祖元壽伸手揮了一下,一個短矮粗壯的將軍走上前來,說道:“大帥有何訓示?”

祖元壽道:“你帶水軍速回荊州,片刻不得停留。一切小心行事,勿輕啟戰端。”

祖元壽在荊州軍具備絕對的權威,他說過的話根本沒用商量的餘地。那短粗將軍本想說點什麼,抬頭看了看祖元壽那堅定的神色,便嘟嘟囔囔的答應一聲,登船離去了。

連暖笑道:“早知道大將軍是這個脾氣,我也就不說那費勁的屁話。說實在的,江東的拍馬屁的功夫我怎麼也學不好。今日迎接大將軍,搞些鑼鼓嗩呐壯壯聲勢,就是告訴那些個不安好心的兔崽子,祖大將軍來了,看你敢怎麼樣?我已安排好客棧,我們且住一晚,看看他們還能有什麼鬼花樣!”

祖元壽驚詫不已,禁不住對眼前這個小子刮目相看。晚來不如早來,暗中設套不如開門緝盜,這就是胸有成竹,大將風度。祖元壽笑了:“我就說嘛,能跟匈奴名將赫連飛飛惡鬥了一個月的木連暖,在江南哪裏還有敵手。太好了,本帥正好看看你的身手。從此刻起,我們都聽你的安排。

連暖轉身喊道:“鼓樂開道,請大將軍駐蹕明月客棧。”

鬼穀祖師縱橫術有言: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每讀到此,木連暖都禁不住歎服於這精辟的論述,對祖師爺的頂尖智慧點讚不已。孫子兵法以知己知彼為取勝之道,而道家兵法以先知彼後知己為克敵法寶,並且具備了你黑我更黑、你詐我更詐的健康心理,頗有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味道。喜歡看武俠的大俠們都知道,鮮卑慕容氏的高人們潛心鑽研天下各派的武功,旁征博引,觸類旁通,終於創出了鬥轉星移的高深武功。他的全部內外心法招式就是八個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用敵人的武功打敗敵人。慕容氏的後人們就憑借這一套功夫,坐穩了天下第二的寶座,並不斷的向天下第一發起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