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重新出發(二)(1 / 2)

JUDY來到了濱海。

在火車接站口,JUDY紮了一個馬尾辮學生氣十足,遠遠看見平安就在招手。笑容洋溢,一臉的陽光燦爛。

“儂氣色老好類,過的愜意吧,這段時間。”平安調笑道

“你也不要太瀟灑哦。”上海人當時時興用濱海市本地一家西服企業的廣告詞開玩笑

談笑間出了車站,平安帶JUDY到月湖邊的一家海鮮餐館,石浦飯店。這家餐館一直以燒本地菜而聞名,尤其是對於外地人特別是上海人來講,這家海鮮館是如雷貫耳的。當然價格也很是不菲,一般都是生意人觥籌交錯的場所。V公司的領導來濱海檢查市場也是免不了被當地代理商在這招待的。

JUDY當然知道,“這麼客氣,我們隨便吃點好了”。

平安笑笑,“你來嘛,怎麼著也得是貴賓待遇啊.何況你馬上要遠離我們的祖國。必須給你留下一個我平安對你情深意重的好印象。等你學成歸來,我還要仰仗你這個海歸人士保我前程呢,現在絕對不能怠慢。”

作為一個上海姑娘,JUDY顯然是對這份恭維很受用的。

月湖,作為濱海市區中心的一個開放性湖區公園,曆史悠久。宋元以來,月湖是浙東學術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薈萃之地。唐代大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學者楊簡、明末清初大史學家萬斯同,這些風流人物,或隱居,或講學,或為官,或著書,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痕。

顯然,作為一個女文青,吃飯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

寧波菜又叫甬幫菜,擅長烹製海鮮,鮮鹹合一,以蒸、烤、燉等技法為主,講究鮮嫩軟滑、原汁原味,色澤較濃。作為一個老底子上海人,很多的老上海本身就是濱海市人。

“你們家跟濱海也有淵源吧?”席間平安問。

“很多上海人都有啦,我爺爺是濱海北港人,年輕時到上海學做裁縫。奶奶是蘇北的。”JUDY咬著濱海鹹蟹滿足的神態回答,“這裏的鹹蟹真地道,泥螺也好吃哈。上海的又貴又瘦。”

看見她這副愛吃鹹醃海鮮的神態,平安不禁想到了孝潔當年也是這個模樣。臉上不禁浮起了一絲迷之般親切的笑。

“笑的怎麼這麼詭異啊,想到什麼人了吧?”都說女孩的神經非常的敏感,果不其然。

“確實,想起了過去一個女生。她是西南人,但卻跟你一樣愛吃鹹醃的海鮮。”平安有些傷感的輕聲說道。

“是你那個大學初戀吧?”JUDY一臉關切,“原來你跟我講過一些你們的事情,但沒詳聊,現在就好好跟我說說你們的故事吧。這類隱私,我們女生可是最有興趣哦。”JUDY故作調皮的調侃。

這一段感情,平安確實傾注了自己全身的力氣。以至於在跟別人傾吐的間隙都覺得呼吸有時是那麼的艱難。平安難得找到這麼一個傾訴對象,幾乎是一口氣和盤托出,頓覺輕鬆。

“發生了那麼多事,有那麼多的不快與不如意,可每次回憶起往事,還是覺得溫馨大於哀傷。有時會莫名其妙感受到曾經被牽過的手仍有愛的餘溫,這份溫熱一直蔓延到心底,整個心都是暖暖的。人,仿佛籠罩在冬日的暖陽,溫暖如初始。”平安說完這段,幾乎自己都被感動 浸潤。

“哇,講的我都被你這個癡情種給感動了。”JUDY略顯誇張的表情,“說真的,我還真是有些羨慕孝潔,能有這麼一個男人對自己一往情深。真想有機會見見她,到底有什麼魔力讓你痛苦如斯,如此長久。”

“她身上有一種光,就是那種燦若夏花的少女之光。常能在日劇裏看到的柔軟,甜美的女生向你跑來時背後散發出來的青春氣場。”平安認真的回應。

“你說的太炫了,連我作為一個女人都心動了。我覺得不是她太好,是你的浪漫情愫和口才太好了。”JUDY此時顯然有了一個普通女性對另一個女性的天然比較與妒忌心理回應。

“也許我父親說的對,平安說,”我和她終究是在太不一樣的原生家庭長大,注定了我們是兩個精神追求世界的人,純粹的愛情在這個消費社會是被高估的,最終能讓彼此走的遠的是價值世界的契合與認同,以及為共同目標前進的動力。”

平安將西區NIMO與趙曉偉即將結婚的事跟JUDY說,“你看,表麵上兩人似乎文化存在較大的差異,應該在生活理念,事業追求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對金錢的渴望,對改變家庭經濟命運的目標與野心上,兩人卻達成了很好的契合,最終卻成了婚姻的伴侶。其實從他們的結合上,恰恰反應出我與孝潔之間沒能在一起的最根本原因,她要的生活,我給不了。她其實一眼就看到了我和她的未來。”平安說的不無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