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重新出發(二)(2 / 2)

“綠茶婊“,JUDY輕輕吐出三個字。

“什麼?“平安沒有聽清。

JUDY凝視著平安,臉上浮出一絲迷之微笑,“來,平安我敬你這個癡男一杯。”

JUDY在濱海待了兩天一晚,期間平安除了陪她到濱海市內的城隍廟,天封塔轉了轉,還特別到餘秋雨寫《文化苦旅》的天一閣去看了看。

天一閣藏書樓是一排六開間的兩層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前後開窗。樓上原來通六間為一,每間中間用書廚隔開,書籍就放在廚中。樓下當中三間品連一起,作為中廳,兩旁高懸學士們題寫的楹聯。大清乾隆帝修《四庫全書》成,抄寫七部,建文瀾、文淵、文源、文溯、文津、文宗、文彙以貯。這七閣的形製,就仿照天一閣。並於乾隆三十九年六月,派時任杭州織造的寅著專程到天一閣作調查、測繪。可見天一閣在中國讀書人心目中地位之崇高。

遊覽間隙,平安與JUDY還讀到了這麼一個有關女性與藏書的悲劇故事:

清嘉慶年間,知府丘鐵卿的內侄女錢繡芸,酷愛詩書,凡聞世有奇異之書,即多方購之。她常聽丘知府說範氏天一閣藏書甚富,其中多罕見之版本。閣中三百年來書不生蠹全賴芸草之功。錢姑娘聽後頓生仰慕之情,用絲線繡芸草數百本,“繡芸”之名由此而得。父母甚愛其女,揣其情,不忍拂其意,於是由知府做媒,嫁給了範茂才。結婚後,繡芸以為成了範家媳婦,自然可以登閣看書看藏書和芸草了,哪知範氏家族有規矩,嚴禁婦女登天一閣。繡芸聽後,悵然如有所失,由是得病,抑鬱而終。臨死前哭著對茂才說:“我之所以來汝家者,芸草也,芸草既不見,生亦何為?君如憐妾,死葬閣之左近,妾瞑目矣!”錢繡芸至死也沒有見到天一閣上的藏書和芸香草。

這個淒婉的悲劇故事不禁讓平安與JUDY感歎,一個女性竟有那麼堅韌而又脆弱的文化渴求。

“在今天這個越來越商品化消費的社會,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愈發顯示出它的生命力。

婚嫁仍是女性的修羅場,在社會長期的灌輸下,很多女性確實通過男權紅利靠嫁人改變了自身乃至家族的命運。從這個層麵,我接受當下很多女性這個現實的選擇,但從文化教育的層麵,我又不甘心這個叢林強者掠奪的規則。“平安說到激動處有些憤懣。

“欲望是最好的激勵,姑娘也是男人最好的奮鬥劑,理想還是要有的。“JUDY微笑的拍了拍平安的肩。”VET,我有一個直覺,不要輕易放棄自己,你今後一定大有可為。市區我待夠了,帶我去寶山看看吧,看看那個最讓你癡迷的地方什麼樣。”

於是在那個陽光的午後,平安這麼多年又帶著另一個女子來到了曾使他青春悸動的那座山嵐。

那天因為JUDY的火車是在下午五點,因此他們山上的有些急促。平安多年後仍能回想起JUDY有些吃力登山時發出的鼻息聲以及身上太熱脫衣之後散發出來的淡淡花草香。

終於來到山頂,JUDY高舉著雙手,腳踩著炮台,可能陽光有些刺眼,她微咪著眼睛大聲說:我一向都比較喜歡有才華的男人,但我現在發現才華欣賞就好,跟有才華的男人相處會是很辛苦的事,而如果要保持長久的朋友,那還是留著做好朋友吧。VE,這次我出去並不是要投靠他,追求他,而隻是園我自己的夢。因為一流的情人永遠不會隕落,永遠不會失戀,我現在深信:“我愛你,與你無關這句話。我希望你也能振作起來,去做最好的自己。人生就是這樣,你越陽光,你就陽光,你更陽光,你就是陽光。讓我們都能成為我們自己的陽光。”

那一刹那,平安輕揚著自己的頭,放眼望去炮台上的JUDY,她穿的那件博尼藍像天空一樣幹淨湛藍,風吹來,前額的發絲在輕輕浮動,陽光在她的麵盤灑下一縷金黃。

在以後的時光裏,平安的腦海不斷腦補這個場景,潤色。像是影視特效打光,畫麵剪輯,深深的映在自己腦海。

其實我們傾盡自己的年華和時光去懷念曾許下的地老天荒,用盡青春和活力去覆蓋走過的記憶。我在懷念你,你卻在忘記我。而我們在經曆多少才會知道,跟不同的人也可能有另外的世界和風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