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把石頭放在湖邊,開始雕刻起來,用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大功告成。
年輕人雕刻的是一隻巨型怪獸。
它的頭上長有一雙利角,背上像烏龜一樣扛著一個大蓋子,身軀像鯉魚一樣長滿巨鱗長須,頭像老鷹一樣往前伸著,而嘴裏則長滿利齒。尾巴呈扁平狀。
更令人感到奇特的是怪獸身上的鱗甲居然是紅色的,像血一樣。
年輕人帶著妙卡從怪獸嘴巴裏進入,鑽入腹中,然後號召四周聚攏觀看的鄉親們把巨型怪獸推入水中。
沒想到龜形怪獸一沾上水立即化為活物,往水下鑽去,這時水裏原先的各種惡怪水族,看到有東西下水,紛紛圍攏過來,要將之吞噬,結果都被龜形怪獸給一一擊敗,惡鬥整整打了三天,整個湖水都被染成紅色。
終於水中的惡怪都被殺死,這時年輕人從龜形怪獸腹中出來,把這些惡怪的眼珠給取下,然後放到龜形怪獸的背上,馱著它們,往“娑思洛人”居住的地方遊去。
馱在龜形怪獸背上的眼珠在陽光的照耀下都化作一顆顆明珠寶石,看上去煞是誘人。
“娑思洛人”看到一隻巨大的龜形怪獸從水中冒出來,背上堆積了眾多的明珠寶石,以為是天神所賜,個個都高興萬分,紛紛躍上龜形怪獸的背上,去爭奪那些珠寶,不料當他們手一沾上這些珠寶,卻發現上麵滾出一團團的毒氣,將他們一個個都腐蝕掉。
最終妙卡終於取到了“冰靈之朵”,治好母親的惡疾。
但是那個神秘的年輕人卻永遠長眠不醒了。
因為塗抹在龜形怪獸鱗甲上的就是他自己的鮮血。
當他伸入水中取出那些惡怪水族的眼珠時,身上早已遍布毒氣,隻所以能存活到最後,全憑心中一絲意念。
後來附近的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就把那個大湖叫做“明珠湖”。
而那些惡怪水族的眼珠流傳到後世,被人稱做是“琉煞泣血”,據說隻要有一顆這樣的珠子放在寶藏裏,就可以把周圍真正的珠寶玉石都變成“琉煞泣血”。(估計這也算的上是珠寶界的“非典”了。)
我閃到青石燈檠後麵,緊張的注視著礁石上冒起的輕煙,還好,雖然我剛才算錯一步,但是那個礁石的位置我卻沒有算錯,“東南兌澤”屬上卦位,對其他卦位影響不大,所以冒起的白煙隻在水池上空盤旋回繞了一會兒,就消散了。
我鬆下一口氣來,把捂在鼻息的衣服拿開了,突然,我看到牆上一物,心中一動,恍然間我明白過來,我懊悔的用力拍了一下自己腦瓜子,心說自己真是苯到家了。
據書記載:“《歲時雜記》雲:“共工氏有不才子,冬至日死為疫鬼,畏鏡明,故是日作易照厭之,鎮辰地大吉。”
在民間巫祝之禁劾中,古人認為死人的事總是與鬼魂之類相關聯的,憑吊死人前,須用鎮物,方可確保活人不受侵害,而銅鏡便有這種鎮鬼的威力。 “銅”古之:“四與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鏡” 為厭勝諸毒之。如葛洪《樸子》言,世上萬物久煉成精者,都有本事假托人形以迷惑人,“惟不能易鏡中真形”,它們一看見銅鏡,也就暴露了自己的本來麵目,於是趕快溜走。基於這一原理,“觀照妖魁原形”,凡巫視道冠一流在從事捉鬼妖等活動時,照例都要先用一麵鏡子當識破妖怪的法寶,其時鏡子乍現,妖怪就逃之夭夭了。
古代中國人長期使用銅鏡,銅鏡不僅是照麵的器具和工藝品,也是一種驅凶攆鬼、伐邪鎮鬼的法寶。
照妖鏡在軍事上是應用廣泛的禁劾物,比如中國曆史上武將盔甲的後背或前胸中間部位,多嵌有一塊“護心鏡”,一方麵,鏡材的銅質本身起到像護具一樣的保護作用,而另一方麵,它們又可以發揮鎮嚇諸多鬼怪妖物的功能;再比如,把一塊小圓鏡鑲在大門頂端中間部位的民居建築習俗,在中國許多地區盛行,甚至直到今天,這仍然是一種具有鎮邪驅怪意義的古老的禁刻物,
在西北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婚娶嫁迎中,銅鏡是使用場合和次數最多的祛邪工具,新娘的嫁衣上要佩帶有一麵小銅鏡,然後才能出門上轎子,在花轎進入男方屋子前,要停下來,由一些司儀用銅鏡圍繞新娘身後上下左右仔細的“搜尋”一遍,寓意魂已歸體,身可愈。
銅鏡在新婚喜慶的洞房裏,可攘災厄,可以給新人帶來福氣或財喜。此外,銅鏡也被使用在民間喪葬活動中,人們將銅鏡安置於墓室一側,或安置在棺木的頂端,這些安排均出於辟邪的需要。”
在我對麵光滑平整的牆壁的中央,就有這麼一麵銅鏡,而銅鏡中映照的礁石恰恰是位於“鬼門”的那塊,其對應的位置正符合五行鎮九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