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世界(2 / 3)

另一種是“隱龍脈”。“隱龍脈”分為兩種:一種是天定“星天中尊”。講究的是“高龍多下低處藏,四沒神機便尋得”。

所謂“隱龍脈”,就是隱藏在地下,地麵毫無蹤跡可尋,任你再好的風水堪輿師也看不出端倪,所以能否找到“隱龍脈”,很大一部分因素取決於運氣。

另一種是地定“杳冥下泉”,“地定”就是指人為,在古代曆朝曆代都有不少出色的風水堪輿師傅能夠依據地勢、人和改地換命。但是要想改其龍脈,估計就不是一個或者幾個風水堪輿師傅能夠幹的事了。

所以必須依仗“冥下之體”,即死人。

而眼下我所看到對麵墳堆排列出來的陣勢,就是依仗“冥下之體”,改脈換運,組成的“杳冥下泉”。

在城牆的右側一端,空蕩蕩的,碩大的平原上隻聳立著一座孤零零的建築,

遠遠往去,房屋前羅列著兩根殘缺的柱子,屋子四周環繞著銅鹿、銅鶴和銅花瓶,(古意取之為“六合太平” )。

但是當我看到這座建築時,心裏卻狂跳不已。

因為我從這座建築的屋頂已經看出了端倪。

這是皇家宮廷建築的最高級別--重簷廡殿頂。

我往前看了看,距離我最近的一座城樓距離我不足半裏,我疾步向前跑去,心裏祈禱著城樓裏一定有出口可以讓我下去。

很快我來到城樓跟前,矗立在我麵前的是一個幾排木板釘成的大門,一絲昏黃的亮光從門縫裏透出。

由於年代的久遠,大門上的木板已經顯得破舊不堪,橫圍在中間的一塊釘滿銅釘的鐵皮看上去鏽跡斑斑,風從木板間的空隙透出來,從裏麵傳出一陣腐朽的味道。

我屏住了氣息,用手用力去推這扇大門,隨著一陣“吱呀、吱呀------”的朽木扭動聲和鐵皮摩擦聲,門被打開了。

我走進去,屋子裏被亂七八糟的東西填塞的滿滿的,裏麵四壁的角落上個懸掛著一個底部弧形內收,周圍鏤刻著飾紋的四方形器皿,火焰從裏麵竄出來,室內堆砌著破爛的木條,從殘餘的形狀上看,像是一些桌、椅。上麵蒙了一層厚厚的灰塵,看上去已經朽爛很久了。在屋子左邊的一個角落裏堆著一大堆器皿,有三耳陶罐、執壺、荷葉蓋罐、白釉瓷碗、彩菱花邊盤紋罐、盆等,多是一些生活用品。

地上還有一些已經朽成絲絮的衣服,除了這些以外,我還在門口看到一些銅器和盔甲兵器,盔甲套在幾具骷髏身上,四周的兵器多是一些長槍和弓箭,我走上前,揀了幾根看看,發現長槍的杆身用的是白蠟木,而弓箭的箭身采用的是棗木,這些都是比較堅韌的木質,所以大多不易腐爛,保存的還算完好。

城樓裏存放的這些物什大多跟我在剛才城牆上看到石雕圖案屬於同一種風格,看到這些東西我幾乎懷疑這是一個地下陵墓還是一個地下堡壘。

因為從這些散亂在地上的物件和盔甲裏套著的骷髏來看,像是一群人在這裏守戎,突然之間遇到了什麼變故,才導致眼前的景象。

房間的左邊是一個三尺見方的了望口,斜對麵有一扇拱形的一米半高的小型門洞。

我把幾根槍杆拗斷,然後從衣服上撕下來一縷布角,然後把這些槍杆綁在一起,走到旁邊一盞燈前,點燃了,製成了一個簡易的火把。

我走到門洞前,下麵漆黑一片,我拿火把耀了一下,眼前是一條螺旋形的石製台階,曲曲折折的向下延伸著,吸取以前的教訓,我並沒有一開始就踏上去,而是先伸出一隻腳,試了試,覺得穩妥了我才小心翼翼的順著台階往下走去。這是一條通往下麵盤旋著的台階,台階又窄又長,看不到底兒,我繞著台階走了十幾圈,我估計了一下深度和剛才城牆的高度,我現在所在位置已經在地下了,走 到台階底端,這是一個寬敞的石室,這間石室很矮,隻有一米多高,石室四周圍著一圈長明燈,我拱著身子,抬起頭,慢慢的向四周搜尋著。

石室下麵鋪著一塊塊青石板整個石屋子修葺的很整潔,沒有一絲縫隙,我搜索半天,沒有任何發現,這時我已經累的筋疲力盡了,一屁股坐在地上,軟軟的靠在牆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