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2 / 2)

老夫人此時望向他的方向,旁邊的管家急忙上前回道:“老夫人,這是杜秀才的大伯。”老夫人點一點頭,手裏的拐杖往那些火堆一指:“大天白日,做這些卻是怎的,想給我陳家裝幌子嗎?”

管家等的就是這句話,帶著小廝,就要上前動手,杜大伯本是個潑皮,見自己帶來的人都被嚇住了,忙喊了一聲慢,接著就把那七歲的孩子拉過來,眼淚說來就來:“可憐的孩子,怎的沒了爹不說,來討個公道,還這等受人欺負。”

杜家帶來的人聽了,也跟著哭了起來,老夫人吸一口氣,開口道:“國有國法,這狀子,既已遞到知縣那裏,就等他判了,到時候,不管是償命還是賠銀子,我陳家奉陪,若像這般的鬧,就休怪我陳家無情。”說著回頭又要招呼他們。

杜大伯聽了這話,知道陳老夫人不好惹,放開那孩子,上前對陳老夫人作個揖,道:“老夫人說的,也合道理,隻是這縱弟行凶,傳到禦史的耳朵裏,對大老爺的官聲。”說到最後,幾乎是咬牙切齒,陳老夫人隻是淡淡一笑:“那些事,卻等知縣判了再說,旁的,沒了。”

杜大伯見陳老夫人不吃這套,恨的咬牙,見陳老夫人旁邊的那群虎視眈眈的家人,想來自家人也討不了便宜,也隻得懨懨的,招呼自己的人,打算回去,他老婆見這樣,還打算再說,卻被杜大伯拉走了。

杜大伯走出去幾步,後麵追來個陳家的管家,把一包銀子遞給他:“老夫人憐你家也是窮的,這五十兩,先借於你,去辦喪事,旁的事,等斷下來再說。”此時杜大伯哪還有半點銳氣,連連行禮不止。

陳老夫人卻是他們才走,就又倒下了,這不爭氣的老二,卻還是給長子寫了封書,書上如此如此。知縣在衙裏,收了杜家的狀子,就巴巴的等著京中來信,足足等了兩個月,知縣留著陳二老爺,卻是這銀子,也花的心疼,正要計較,放他回去過中秋節,這時才收到京中來信,看了來信,心裏有了計較,這才升堂斷案。

陳二老爺毆死杜秀才,卻是事實,隻是當時本是酒後,再則本也是杜秀才動手在先,各自都有錯,把陳二老爺杖責四十,監禁三年,卻準其納桐準贖,那幾個幫閑的,屁股上各自挨了幾板子,又判陳家出了兩百兩的燒埋銀子,免了杜家眾人去陳家門上吵鬧的罪,杜家卻也早就收了杜進士的書,杜進士在裏麵,萬分埋怨他們去陳家門上吵鬧的事情,又稱老二本就是罪有應得,絕口不提要為杜秀才說一份上的話。

杜家眾人,瞧了書,卻也隻得忍了,聽的大老爺這樣判,自然也不說個半字,陳家家人,卻是早就備好銀子,一等判完,就把燒埋銀子交了,杜大伯見了這明晃晃的銀子,自然也不多說別的。

知縣這才對陳二老爺說聲抱歉的話,又留他在書房裏住了幾日,各項銀子交完了,這才放他回家,陳二老爺回到家,卻被嫡母教訓一通,命人把他關在院中,隻讓兩個貼身丫鬟和婆子進去,再不許他出家門一步,倒也安靜。

閑話休敘,不過幾日,芹哥和陸秀雙雙回來,方下了船,就從碼頭一路都是鞭炮,迎回家中,陸秀回家秉過爹娘,擇了五月初八的吉日,娶玉蓮過門。

這新進士娶進士的姐姐,自然是個能沾親的,都來幫忙,宋家和陸家這兩家的路上,絡繹不絕的,媒婆,幫忙的,賀喜的,足足熱鬧了半個月,這萬事方才齊備,陸老奶奶五月初六,親自來給玉蓮開了臉,上了頭,兩親家各自叫過恭喜,擺了酒席,喝了一回,陸老奶奶這才回去。

初七送嫁妝,鋪床,忙的陸宋兩家的人,都恨不得多生出幾隻手,幾雙腳來。初八就是喜日子,看了時辰,新郎在前騎馬,公服披紅,媒婆在後押著轎,行親迎之禮,一路行來,那看熱鬧的,嘖嘖羨慕。

到了宋家,拜過嶽父嶽母,媒婆和送嫁的,攙出蒙了紅蓋頭的新娘子,陸秀按了習俗,要去握了新娘的手,新娘緊緊抓住門框,以示不忍離別之情,拉扯一會,媒婆等這才上前假意勸說,玉蓮這才放了手,拜別爹娘,上了轎。

一路行來,這宋家去陸家,卻是要路過劉家的,還沒走到劉家那裏,就聽見一陣哭聲傳來,有一群人,手裏拿著家夥,往劉家那邊走去,轎邊的媒婆不由哼了一聲:“這劉家的妾,還真不是人做的,汪氏姐妹,前些日子,靈柩還鄉,隻怕是汪家去討公道。”說著媒婆還不由伸長脖子去望。

轎內的玉蓮聽見這話,不由透過紗簾去望,沒望見什麼,隻聽到那馬蹄聲得得,唇邊不由露出微笑,這劉家如何,早就和自己毫無幹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