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患,莫甚於不知其惡;
人之所美,莫甚於好聞己過。
人之所貴,莫甚於明理好義;
人之所鄙,莫甚於寡廉鮮恥;
人之所尊,莫甚於慈悲喜舍。
一念之間
唐朝的鑒真大師感於日本僧侶求法的摯誠,興起將佛法傳弘至東瀛的念頭,12年之間曾7次嚐試;到了老年,雖然雙目失明,卻不忘這最初的一念,他曆盡艱辛終於完成了心願,將佛陀的戒律播揚於日本。
鑒真大師的一念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而整個日本佛教文化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也因此大大改觀。一念之間包含所有的時空、人我對待。一念之間在時間上超越三大阿僧祇劫,在空間上超越東西南北十方。
一念之間如虛空之擁有宇宙,一念之間如白駒過隙之迅速,我們的一念之間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一、成功與失敗在一念之間。許多企業家龐大的事業是在當初一念之間發展出來的,有許多企業名流也由於一念之間算計不善最後垮台倒閉。一念之間讓許多人成功,一念之間也讓許多人失敗。疆場上的將軍一句口令,可能讓萬千人喪生;聖賢仁王的一個好念,則可以讓無數黎民得救。大人物的一念之間,關乎國計民生;小人物的一念之間,關乎自己全家生存得失。一念之間,不可不慎。
二、快樂與痛苦在一念之間。一般人都希望增加物質的擁有,物質多了其樂無比,一旦擁有的東西消失了就愁雲慘霧、不可終日。東晉的道安大師希望自己擁有的東西愈少愈好;大梅法常禪師“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株鬆花食有餘”也不勝其樂;大迦葉居塚間,與屍骨為伍,其樂也無窮;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可見痛苦與快樂不是決定於外在物質的有無,而在自己心境的修養。
三、富貴與貧窮在一念之間。世人有貧窮富貴之分,但是貧富不在於錢財的擁有多少。有很多富貴的窮人,也有貧窮的富者,從物質上很難定其擁有什麼,心境決定他們的一切。有的人雖居天堂,猶如地獄;有的人雖處地獄,也如天堂。可見,貧富隻在於一念之間的滿足與否。
四、善良與邪惡在一念之間。《大乘起信論》說“一心開二門”,二門就是“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真心是一,明白真心則了脫生死,見到自性;假如不能明白自性,隻有五趣六道輪回。因此,天堂地獄隻在一念之間,一念之間就擁有天堂地獄。有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人一再生死輪回。所以,與其了解三千大千世界,不如了解自己的真心。
五、覺悟與迷惑在一念之間。一念覺為悟,一念癡為迷。諸佛菩薩在覺悟之中,凡愚眾生都是在迷界裏。假如一個人心中都有佛菩薩,有道德良心,有眾生的利益,他離覺悟也就不遠了;假如這個人心中隻有自私自我,隻有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重視別人的福祉,這就是癡迷到極點了。
六、天堂與地獄在一念之間。常有人問:“天堂地獄在哪裏?”當然,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獄在地獄的地方。不過,此說一般人不易了解。其實,天堂在人間,地獄也在人間。你看,那些生活舒適,衣食住行十分享受,家庭生活和諧的人,就是生活在天堂;反之,妻離子散,三餐不繼,受到刀傷槍殺棍打,乃至市場中那些吊掛倒提的,不就是地獄嗎?可以說,天堂地獄在我們的心裏,心中一念善就是天堂,心中一念惡就是地獄。你願意在天堂裏呢,還是在地獄呢?若解剖自己的一念之間在想什麼,就可以知道了。
·佛光菜根譚·
一念之慈,萬物皆善;
一心之嗔,千般為惡。
放下心中的“怕”
一個年輕人準備出遠門。他動身前拜訪了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正在練字,就寫了三個字:“不要怕。”又說:“孩子,人生的秘訣有六個字,今天先告訴你三個,供你半生受用。”30年後,當年的遊子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回到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不料老人家已在幾年前去世,族長家屬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說:“這是他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拆開信封,又看到三個字:“不要悔。”
佛教說,苦是人生的實相,人所以會有痛苦,是因為害怕的事情太多,怕被偷、被搶、被傷害,乃至怕沒有錢、沒有工作、沒有兒女老婆……因為所怕的事情很多,多數人活在不安的恐懼之中,所以觀世音菩薩能為眾生“施無畏”,因而特別受到大眾信仰。
其實,人生也有很多“不怕”的時候:
一、耳聾不怕人家罵。耳聰的人,可以聽世間的音聲固然很好;假如聾了,也不必沮喪,耳不聽心不煩,即使別人對你有所批評辱罵,因為聽不到,也就樂得自在。
二、死時不怕人家嫌。人活著的時候,怕別人藐視的眼光,怕他人批評的語言;人一旦死了,無論你怎麼嫌他,他都不予理會。因此,人到了死的時候真是萬般放下,即使最心愛的東西被拿走,他也一概不管。死,本來是人所畏懼的,而自然的死亡其實也是人生放下的好機會。
三、理直不怕輿論偏。人要講道理,但有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當你遇到一些有偏見、不講理的人,即使講再多的道理也沒有用。所以,隻要自己問心無愧,隻要自覺公正、公平,哪怕一些偏激的人曲解我們,我們隻要想“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也就不必為此牽掛太多。
四、心慈不怕世道險。世間上最可怕的東西不是毒蛇猛獸,也不是洪水地震,而是世道人心。所謂人心險惡,有時候朋友之間,甚至父母同胞之間,遇有利害衝突的時候,也會不惜一切相互殘殺,就算英明如唐太宗也有玄武門的兄弟相殘之舉。盡管如此,吾人要心存慈悲。所謂“舉手不打笑臉人”,慈悲的人沒有敵人,也就不怕世道的艱難險惡了。
五、膽大不怕妖魔擾。人,有的天生膽大如天,有的生來膽小如鼠。吾人在世間生存,倒不一定要膽子大。膽大的後麵要有道德、良知、智慧支撐,如此即使外境上有大自然的風霜雨雪、社會上有恩怨情仇、政治上有各種迫害,因為我們有膽量麵對現實,理直則氣壯,又何足懼哉?
六、勤學不怕天資魯。有的人常慨歎自己沒有智慧,天生魯鈍,因為沒有才華,無法為人所重視。其實,世間無常,一切都不是定型的。如果自覺智慧不夠,隻要有勤奮好學的精神,“人以一之,我十之”,又有什麼不能成的呢?曆代有不少人四五十歲才考取進士,就是現在的大學也有一些五六十歲的老學生,所以隻要勤學,天資也不能斷定人的一生。
七、智高不怕難事臨。吾人一生當中所麵對的事情,有的輕而易舉就能解決,有的則會遇到艱難困苦,不容易通過。人的前途就如登山,隻要鍥而不舍,運用智慧,就沒有登不上的。
八、誌堅不怕逆境考。人生的考驗很多,貧窮是考驗,事業不順是考驗,愛情受挫是考驗,受人傷害失去尊嚴更是考驗。而一個人隻要立誌發願,任何逆境則沒有通不過的。
人生與其畏縮退後,不敢向前承擔責任,何不挺起胸膛,迎向前途,勇敢一戰呢?
·佛光菜根譚·
“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
經常保持一顆無事的心,必能享受沒有夢魘的清寧。
如何控製自己的命運
有個人拜訪禪師,問:“你說真的有命運嗎?是不是我命中注定要窮困一生呢?”禪師讓他伸出左手:“你看清楚了嗎?這條橫線叫愛情線,這條斜線叫事業線,這條豎線叫生命線。”然後禪師讓他把手握起來,又問:“你說這幾根線在哪兒?”那人說:“在我手裏啊!”
每個人都有不同於別人的人生境遇,有時候看到別人的飛黃騰達,想想自己的不如意,就慨歎“時也,運也,命也”,感傷自己命運的乖舛,更甚者就怨天尤人。其實,我們的命運並不是別人所能控製的,控製我們命運就是我們自己。
我們又是自己如何控製自己的命運呢?
其一,習慣控製命運。
佛法說:煩惱難斷,而去除習氣更難。壞習慣使我們終生受患,累劫遺害不盡。習慣會左右我們的一生。習慣成自然,變成根深蒂固的習氣,即成為修證菩提的障礙。譬如一個人脾氣暴躁,惡口罵人,習以為常,沒有人緣,做事也就得不到幫助,成功的希望自然減少了。有的人養成吃喝嫖賭的惡習,傾家蕩產,妻離子散,把幸福人生斷送在自己手中。更有一些人招搖撞騙,棄信背義,雖然騙得一時的享受,卻把自己孤絕於眾人之外,讓大家對他失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