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的財富觀(2 / 2)

(四)共通與個別

財富在能用上,是共通的,但是在所有上,就有了分別。例如這一棟高樓是你建的,是你所有的,不是我所有的,不過在刮風下雨時,我避避風、躲躲雨,在你的屋簷門口站一站。這些樹木花草,雖然是你栽的,是你所有的,不是我的,不過我聞一下,看一下,心裏想:“好青翠噢!”電視機是你的,不是我所有的,我可以在旁邊沾沾光,也看一看。所以世間上的許多財富,雖然都是別人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共同享用。

農夫種田,所種的收成,當然是供應大家生活吃用的,但是小麻雀也去吃一點,這也不要緊。所以這個世間,所有是個別的,但享用有時是能共通的。對世間,我們不一定事事物物都非要有所有權不可,隻要我們能夠共同享用,那也是很幸福的。

(五)用錢與藏錢

過去有個人儲蓄了很多的黃金磚塊,全部藏在家裏的地底下,一藏就藏了30多年,卻一直都沒有用過。這30多年中,雖然他沒用,但有時去看一看就非常歡喜。有一天,這些金磚給人偷去了,那時他傷心得死去活來。旁邊有人問他:“你這些金磚藏在那邊幾十年了,你有沒有用過它呢?”他回答:“沒有。”那個人就說:“你既然沒有用過,那不要緊,我去拿幾塊磚頭,用紙包起來,藏在同一個地方,你可以常常去看,把它當作金磚藏在那裏,這不是一樣可以歡喜嗎?又何必這麼傷心呢?”

所以,世間上所有的金錢都不是我們的,是五家共有,金錢要用了才是自己的。聚斂,做一個守財奴,終究不是善於處理金錢的人。

(六)福報與現緣

有的人看世間上有的人很有錢,就說:“你好有福報啊。”也有人自以為自己很有福報,但是光有福報是不可依靠的,福報固然要緊,還必須有現世緣,現世的這個“緣”,才是最要緊的。銀行裏的存款再多,沒有再繼續存款,終會有用完的一天。在佛經上,有一個說明現世緣的重要譬喻:

有一個男人自以為很有福氣,祖先留給他的家產很多,所以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連吃飯也要太太來喂他,他才願意吃。有一天太太要回娘家,一個星期以後才能回來,她想到先生連吃飯都不會,怎麼辦呢?

經過一番考慮,她做了一個大米糕,套在她先生的頸上,心想:你餓的時候,隻要張開口就可以吃到,我一個星期後就回來了,這樣大概不會被餓死吧!

這個太太就放心回娘家去了,但一個星期以後回來,發現她的丈夫已經餓死幾天了。

為什麼她先生會餓死呢?因為這個大米糕套在他的頸上,在他嘴前吃得到的,第一天就全部被吃光了,但是剩下在嘴旁的,必須用手去撥一下才吃得到,他竟懶得用手去拿來吃,就這樣給餓死了。因此光是有福報,現世緣不夠,還是不能享受這個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