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間和出世間的佛教道德(3 / 3)

希望未來及來生比現在豐富美好,必須能再出生為人或上升天上。佛陀對於出生做人或上升天上,也開示了三個法門,即布施、持戒與禪定,稱之為人天三福行。

布施與持戒(五戒),都是克製自己、利於別人,犧牲自己、福利人群的做法,與一般向神明要求的信仰比較,更說明了皈依三寶才是真正的宗教道德。

布施持戒可以出生為人,若想升天則必須兼修禪定。

宗教的信仰,什麼是迷信?什麼才是正信?以上所述皈依三寶,奉行五戒十善的說明,應該可以得到一個合理的判斷,信仰的目的是奉行教義,克製自己來升華人格的;能夠皈依三寶,奉行五戒十善,不再改變這一信仰,這就合乎宗教的道德。

(六)大乘行願的菩薩道德

世間的一般善行,當然比惡行來得好,而佛教所講的道德,又超過世間的一般善行,這就是大乘行願的菩薩道德,是不共世間的最高德行。

佛教所講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學佛的最高行門;沒有具備慈悲心,修行任何法門,都不能與菩提心相應的。一般我們對人行慈悲,都是看我對你有沒有緣,我高興不高興,或者想到你將來要如何回報我。但佛菩薩的道德,是不管你我有沒有緣,不管你是否會回報我,他都願意行慈悲。我們現在行慈悲,是可憐你、救濟你、幫助你,是站在能救濟、能幫忙的立場,對方是被救濟者、被幫忙者。佛教的慈悲,則是你的苦就是我的苦,你我是沒有差別的,這種慈悲和愛、博愛是不同的。

大乘行願的菩薩道德,是要行忍辱的。有的人受到別人的傷害、打擊,沒關係,我忍耐起來,這雖然也稱為忍耐,但總是做得很勉強,而且碰上因緣,可能也會想辦法報複,這是一般人的忍耐。菩薩的忍耐是一種尊敬對方的忍耐,菩薩忍耐不僅在臉上、口上,甚至在心上,根本不需要忍耐,而是自然就如此,是不用力量的忍耐。因為他能深觀緣起性空之理,任何順逆之境,都是無自性的,從忍耐事相的當體,就能得到解脫,成就最高忍辱波羅蜜的修行。平常人的忍耐是忍耐昨天、今天,忍耐一次、二次,到現在實在不能忍耐了,這就是一般凡夫的忍耐,而菩薩忍耐是必須經曆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能圓滿忍耐的功德,可以說是永遠的忍耐。

我在高雄開創佛光山,沒多久,山下就有叫佛光飲食店的小商店開張了。有人跟我說:“師父,為什麼我們佛光山的名,他們也拿去當招牌使用,應該阻止,不允許他用。”我說:“沒有關係,諸佛菩薩連身體、骨髓都布施了,何況佛光山這個名,又不是我們的專用品,他喜歡就讓他去用好了。”不久,佛光新村出來了,佛光砂石場、佛光旅行社、佛光加油站也出來了,我還是說不要緊,發菩薩心要能為眾生擔當,別人用了這個名字,我都不能擔當嗎?這幾十年來不管有多少“佛光”砂石場、旅行社、餐飲店,我都不辯白。

由於菩薩具有高的智慧,大的力量,才能做到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所以佛陀讚歎忍辱的功德是布施持戒所不能及,能忍辱是有力的大人。

中國道家的無為是小乘境界,以了脫生死的自利為重,是不究竟的境界。甚至佛教界為社會所提出的服務、利濟眾生的事業,站在大乘菩薩道德上,仍是不夠完善、不究竟。

修學菩薩道德先要有道德意誌,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意誌上建立社會道德意誌。然後,發恒常心,行菩薩道,運用與三輪體空相應的般若空性慧,行無緣大慈悲心,堅固永不退轉的願力,再建立道德勇氣。

1.道德勇氣:所謂道德勇氣,是有所為,有所不為。菩薩觀眾生迷著種種欲樂,沉淪於生死苦海中,而引生無量慈悲,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進而廣求無量善巧的空性方便慧,勇往向前,不斷地去做有利於社會人群的事。空性慧是理“智”的、方便的;慈悲心是情感的,“仁”慈的;菩提心是意誌的,“勇”敢的,這些與儒家的智仁勇三達德相似,而此究竟無上的行願,正是最偉大的道德勇氣。

2.道德責任:有了道德勇氣,接下來要有道德的責任;道德不是逃避的,是要負責任的。皈依三寶要發誓,這是對信仰負責任,機關主管或上至國家元首就職時宣誓,都是對自己的職務負責任。

菩薩修學佛道,當他們發了願心之後,除非眾生度盡,否則絕不輕易放下眾生的生死不管,而自求解脫的。地藏菩薩的願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台北汐止的慈航菩薩說:“隻要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都是對自己言行道德負責的明證。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為自己的道德誌願負責,例如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每發一願,最後必附帶一句:“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便是一種道德責任。

3.道德榮譽:“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除了對自己所言所行有責任感,對大眾更要有榮譽感,古代不知有多少先聖先賢,為了忠孝節義,堅守節操而萬古流芳;這就是道德榮譽的作用。菩薩的道德榮譽,是常常生起慚愧心,所謂“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淨,恥有所不能”,總覺得能力有所欠缺,度化眾生無法用盡全力。如果願力無法達成,是一件不名譽的事,所以更加勇猛精進,勤求無量方便法門。

聖賢不會欣賞自己身上散發出來的光圈,菩薩的道德榮譽,更是以無我而度眾,以無相而布施,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菩薩度化眾生的目標,是“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以世俗來說,就是不矜己功;以佛教來說,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菩薩的道德榮譽,是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平等境界。

4.價值:“偉大”,是多少辛苦、多少努力換來的讚美詞句,世間往往有好人難做,善事難為的現象。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是我們必須站穩腳跟,堅定信念,相信正義必然勝過邪惡,黑暗一過,光明必定到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道德價值的定律。有一首詩說:

善似青鬆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隻見青鬆不見花。

唯有善的道德,才能像永遠不枯萎的青鬆,所以有朝一日遭霜打,隻見青鬆不見花。我們必須肯定道德價值的見地,為了自己,進步再進步;為了真理,奉獻再奉獻;為了世間,服務再服務。道德是善的,不道德是惡的;善的畢竟是芬芳,惡的終歸是臭穢,這是道德的價值論,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1981年11月15日講於台北“國父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