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段久忘飛鳳輦,袈裟新換袞龍袍;
百官此日知何處,惟有群鳥早晚朝。
清朝的順治皇帝從小就對佛教有一份孺慕之情,當了帝王之後,對佛教的向往之思更是有增無減,他曾經寫了一首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讚僧詩,詩中對於出家人灑脫自在的雲水生活欽羨不已:
朕為大地山河主,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閑。
當他看到政治明爭暗鬥,鏟除異己的殘酷情形,不禁慨歎:
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
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肩難。
最後,他毅然決然拋下皇位撒手西去,追求他心儀已久“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的出家生活。
(四)做過國師的出家人
曆代有不少的出家人受到帝王的敬重,尊為國師,為國家的仁王之治貢獻他們的智慧。譬如南陽慧忠禪師,唐肅宗、代宗都曾敕封他為國師。華嚴宗三祖法藏賢首,唐高宗曾經跟隨他求受五戒,武則天請他至宮中宣講華嚴要義,法藏為了讓武則天容易明了體用一如的道理,就近取譬宮門一對金獅,成就“金獅子章”的偉大著作,使華嚴宗在有唐一代大放異彩。
四祖清涼澄觀更是受到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等皇帝的敬崇,被尊為七帝國師,受到未曾有過的殊榮。唐悟達知玄國師,幼年時就表現他過人的聰穎,5歲時曾做過一首詠花詩,來說明諸行無常的道理:
花開滿樹紅,花落滿枝空;
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
悟達國師11歲的時候,出家於資聖寺,唐文宗崇禮如師,宣宗即位後,曾頒賜紫袈裟,並且敕封為三教首座,曾經襄助宣宗複興佛教,功績炳然。他教化君王的詩至今仍留傳於世:
生天本自生天業,未必求仙便得仙;
鶴背傾危龍背滑,君王自古無百年。
此外,寶誌禪師曾為梁武帝的國師,玉琳國師為清順治皇帝的師父,天台智者大師受到隋唐兩代帝王的尊敬。以上這些大師抱持方外之士的超然胸懷,以佛法的無比智慧,為國家的安樂、人民的幸福而提出了箴言。
(五)影響國家政治的出家人
南北朝時代戰亂連連,尤其當時的石虎、石勒雄踞一方,嗜殺成性,許多百姓皆遭受到無辜的殺戮,西域高僧佛圖澄決定度化這兩位殺人如麻的魔王,解救生靈於塗炭,於是獨自到軍營會見石虎、石勒,並說:“大王,你們應該以慈悲來對待百姓,不可妄加殺害。”
石虎聽了,臉上現出陰狠鄙夷的笑容,對佛圖澄說:“你們出家人講究慈悲心,我倒要看看慈悲心究竟是什麼樣子?把慈悲心拿給我看看。”
佛圖澄看到石虎如此刁難,毫不猶豫,立刻拿起一把利刃,把自己的胸膛剖開,拿出一顆血淋淋的心,隨即令徒弟拿一盆水來,把溫熱的心放在水裏,口中念念有辭,說也奇怪,水裏竟然長出一朵亭亭潔淨的青蓮花,把石虎、石勒看得目瞪口呆,佛圖澄即對石虎、石勒說:“這就是慈悲心,能夠長養一切的清淨善法。”
凶殘的石虎、石勒趕快下跪懺悔,從此一改殘暴的本性,尊重佛圖澄為師,凡有國事都請教於佛圖澄。
曆代對國家政治深具影響的出家人非常多,譬如佛圖澄的弟子道安大師勸諫苻堅休戰。唐朝的玄奘大師一麵要主持佛經的翻譯工作,一麵要隨駕太宗左右,接受谘詢國事。玄奘大師圓寂的時候,唐高宗罷朝三日,悲慟地對大臣們說:“朕失去了一件國寶!”玄奘大師受到朝野的仰崇之深可見一斑。唐代玄琬法師受朝廷禮請為太子太傅,以四事教導東宮太子未來掌政愛民之方:一行慈二減殺三順氣四奉齋。
日本聖德太子訂定十七條憲法,明文規定日本世世代代為篤信三寶的佛教國家。至今,日本佛教依然非常興盛,可見聖德太子貢獻之深遠。韓國亦曾以佛教為國教,並以雕刻大藏經救國。另外,在泰國國王即位之前,必須接受短期的出家生活訓練,等到出家人的威儀具足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具備了,才能掌理政治;如此佛教影響政治,政治影響佛教,使泰國成為東南亞的佛教國家。
隋文帝曾經讚歎靈藏律師說:“朕是世俗凡人的天子,你是求道學法者的天子;你能以佛法度人為善,而朕隻能以法令禁人為惡。”皇帝是政治上的國王,影響於一時;出家人是真理的法王,影響於萬世。
印度阿育王,原本心性凶惡暴虐,皈依佛教之後,成為仁慈愛民的君王,因為他覺悟到,以武力統治國家,隻能服人之口,唯有以佛法真理度化世間,才能服人之心。因此在他治理國政期間,每五年要派一批大臣到全國各地,考察佛法傳播的情況,並且在街衢要道設立許多石柱,上麵刻著佛教的經文,他認為佛法愈弘揚,國家就愈興盛。
從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到佛教和政治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接觸,佛教在興國安邦上,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