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璞找了幾家平時要好的店老板,想調撥些果品應急。可沒想到,碰了一鼻子灰,誰也不賣給他麵子。這時候,白花花的銀元就是爺,調撥不可以,買可以!而且還加價百分之十,這還算白送他個人情,真是買賣麵前無人情,地地道道的商人嘴臉!
無奈之下,王靈璞又多花了百分之十的價錢,從別人店裏進了五百斤高價果品,挑撿之後,加上自己店裏的,一共湊了一千斤上好果品,而且還連夜加班加點的用禮盒包裝起來,十五一早,就親自趕著馬車送到了警視廳。
那是王靈璞第一次和傅克遜謀麵,傅克遜不冷不熱的和他打了招呼,讓人把果品都搬到樓上去,可以看得出,他對用禮盒包裝果品這一做法,還是很滿意的。傅克遜把王靈璞叫到辦公室裏,要他一一列出果品的價格,他還要向警視廳長呈報。
王靈璞把價格寫到了紙上,傅克遜看了一眼以後,麵色不由得一愣,隨即開始認真的上下打量王靈璞。
王靈璞寫出的價格,完全出乎傅克遜預料,他之所以驚訝,不是因為王靈璞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而是因為開出的價格太低。剛才他已經驗了,果品都是上好的貨色。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應該再加價百分之三十也不為過。
“王老板,你是不是寫錯了?如果真是這個價,你這不是做的賠本買賣嗎?”傅克遜半認真半開玩笑的說著,眼睛還是緊盯著王靈璞,他想憑著多年的看人經驗,看清王靈璞的心。
王靈璞並沒有回避傅克遜的眼神,淡然心靜的說道:“傅廳長,我是生意人,賠本不賠本我心裏有數。還有,錢是好東西,它在我們商人的眼裏,有時候比親爹親娘還親!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並不是所有商人都愛財如命,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麼錢該掙,什麼錢不改掙,我心中自有一本生意經,至於我報的價格是高是低?我出貨,你出錢,你不出錢,我的貨也送來了,我就想高攀傅廳長這個朋友。說句心裏話,人心比錢重要!特別是像我這樣在外打拚的生意人,我更看重交心。”
王靈璞說的很真誠,表情也很真誠,發自內心的真誠告白,把他的私心給遮掩了。
傅克遜看到的也是真誠王靈璞。就這樣,從那天起,兩個人成了朋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可以相互照應的老鄉。
傅克遜呈報給警視廳長的果品價格比王靈璞寫的高了百分之四十,而這個價格就是當天的市場價。
就這樣,王靈璞以當初的進貨價,再加上那五百斤裏外裏多花的百分之二十的價格,做了一樁讓警視廳副廳長和廳長都滿意的生意。之後,他拿到錢以後,又把那上調的百分之四十如數交給了方花枝。
從這以後,王靈璞就和傅克遜以老鄉的關係走動起來,傅克遜比王靈璞年長十歲,王靈璞一口一個大哥的叫著,兩個人真成了身在異鄉的親兄親弟了。
有了這層關係,再加上王靈璞的處事之略,兩年之後,整個金陵的果品店就都被王靈璞給壟斷了,做起了名副其實的金陵果品老大的位子。
王靈璞的生意興隆,傅克遜也是官運亨通,當上了警視廳廳長,坐上了警視廳頭把交椅,這哥倆可算是都交上了財運和官運。
其實,這裏麵的玄機,他們兩個都心如明鏡,王靈璞這個外來戶能在金陵興風作浪,完全是依靠手段和傅克遜這棵大樹。傅克遜呢?在官場裏麵打滾,一是,有人,二是,要有錢鋪路!錢從哪裏來?依靠臨時國民政府每月發的那百十塊大洋,肯定是杯水車薪,這點錢,還不夠他那五位姨太太一天打麻將輸的,更不說掏錢買路了,他的錢路就在王靈璞身上。可他官場的花銷實在太大,依靠王靈璞收取的水果攤費用,已無法填補錢窟窿。於是,他就想到了政府掌控的鹽路。可當時金陵城內已經有五家打著“官”字號營業的鹽號,而且背景都很深,哪一家都動彈不得,可眼睜睜的看著人家賺大把的銀元,實在是看著眼熱。於是,他就把王靈璞叫了來,商量如何能插足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