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二章:姐弟重逢(1 / 3)

寂然法師也和董雪兒一樣,此時也陷入了忐忑不安的焦慮之中。他不是禪心不定,而是為身外之物憂慮。有道是: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寂然法師的佛性已是無心無我,自是不會為身外之物所累,可這一次他卻無法放下了.因為,這個身外之物是佛家的象征,更是棲霞寺的鎮寺之寶:佛祖真骨舍利和金龍袈裟。

棲霞寺的舍利寶塔就是專門供奉佛家聖物的地方,佛祖的頂骨舍利就供奉在塔內。寂然法師以及棲霞寺的曆代祖師雖然都沒有得以有幸瞻仰佛祖舍利的真容,但他們都深信佛之光華就在舍利寶塔之內,隻不過他們佛緣淺薄,無緣得見罷了。金龍袈裟則是清乾隆皇帝禦賜的皇家寶物,袈裟上印有:清乾隆帝五幸棲霞行宮禦賜金龍袈裟永鎮山門字樣。因袈裟的顏色是紫色,亦叫紫色袈裟。黃色是代表最高皇權的象征,而紫色則是佛家的最神聖之色。由此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的佛心虔誠和情有獨鍾,棲霞寺在他眼裏,就是佛家最神聖的地方。時光流轉,佛祖舍利和紫衣袈裟給棲霞寺帶來的光環和榮耀就像寺內的晨鍾暮鼓一樣生生不息!而如今呢?天道淪滅,外寇肆虐!慘無人道的禍事正在金陵皇城中上演!棲霞寺呢?棲霞寺又能否躲過這場千年浩劫?如果躲不過,那這佛家聖物和皇家信物豈不橫遭洗劫!那他和眾僧眾豈不成了棲霞寺的千古罪人!

寂然法師越想心越不安,再加上隨著湧入的難民越來越多,不用說吃的,就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了。他以命空惡把一日兩餐改成了一日一餐,即便這樣,寺內上下還是會隨時麵臨著無米下鍋的困境。這真是有心救人,卻無力回天,到頭來隻能是空有一顆菩提之心。另外,這幾天值日僧人來報,有兩個難民每天都在寺裏到處轉悠,特別是在舍利寶塔周圍停留的時間最長。他們每天都在天黑前出寺,天亮後再進來,鬼鬼祟祟的一點也不像逃難之人。

“圓明,從今日起你帶領十五武僧日夜值守舍利寶塔,如發現歹人圖謀不軌,立刻擒住,記住,不要驚擾了眾人。”

寂然法師憂心忡忡的對圓明說著,心中一股不祥之感已壓滿心頭。

圓明是棲霞寺的武僧執事,平時,他都是帶領一班武僧住在寺外,一來,佛門是清淨之地,不方便有拳腳刀槍相加之聲騷擾。二來,如有賊人闖寺,他們也好在第一時間挺身而出!可現在有變了,他從寂然法師的臉上可以看出,危機和災禍就在眼前了。

董雪兒的確暫時把恐懼忘記了,也暫時把一顆愛美之心忘記了。她已經兩天沒照鏡子,甚至沒洗過臉,雪白而又嬌紅的臉蛋已泛起蒼白和疲憊之色。可她已無暇顧及這些了,一個逃難的婦女十月懷胎,馬上就要臨盤了。

“這個孩子來的也真不是時候,何苦急著跑出來遭這場人間大罪呢?”

鍾紅輕歎著,一臉的苦澀,她是董雪兒叫來的。董雪兒畢竟是個大姑娘,哪見過這陣勢,看著那個婦女疼得嗷嗷喊叫,她不由得也亂了陣腳。

“快去找些床布把這遮一遮,再讓後堂燒鍋熱水,找人去問一問,看逃難的人中有沒有會接生的!”

鍾紅畢竟是過來人,不慌不忙的吩咐著。

“ 一真,快去問一下!”

董雪兒急聲吩咐著。可話音落地,卻沒有人應聲。

一真是寂然法師的徒弟,比董雪兒大不了幾歲,董雪兒身為女兒身,有時自是不方便在寺裏一些特殊地方走動,為此,寂然法師專門讓一真跟在她左右,也算是她的護身符。這些天來,一真的確也盡職盡責,寸步不離董雪兒左右。可現在呢?董雪兒回頭一看卻沒見一真的影子。

“這小沙彌,跑哪兒偷懶去了?”董雪兒輕責著,沒有人使喚,現在隻有她自己去找了。可待董雪兒轉身,就見杜蘭月和付飛燕的母親急匆匆走過來。

“你們來得正好,這裏有人生孩子,你們給奶娘幫把手,我去找會接生的奶媽子。”

董雪兒火急火燎的說著。

“我去找吧,你傅伯母找你有話說。”

杜蘭月使下眼色,像是怕鍾紅聽見似得跑開了。

“雪兒,飛燕不見了!我在寺裏找遍了都沒找到她,這孩子不會……”

付飛燕的母親話到一半便哽咽無語了。

“什麼?”

董雪兒頗感驚訝。她知道飛燕的母親想說什麼,她想說付飛燕是不是跑到南京城裏去了?如果真是那樣,那她這條小命十有八九是保不住了,她那不是羊入虎口嗎?現在南京城裏肆虐的可是比惡狼還凶狠百倍的日本人!不過,她還是打心眼裏佩服付飛燕的勇氣,為了愛,為了她喜歡的人,她竟然會不顧一切!她肯定去找白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