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壓抑讓柳梅梅有一種窒息的感覺,母親怕她這樣下去再有個三長兩短的,建議她繼承自己家族的事業,好好地、係統地學習中醫,用此來分心。
中醫是國家的瑰寶,能夠完全掌握融會貫通,然後再傳授給後人也是一種對社會的貢獻。母親家族是中醫世家,柳梅梅的外公在世的時候,曾經治愈過很多的疑難病症,是個享有聲譽的一聲。
非常可惜的是,他沒有把自己看病的經驗,已經自己創立的醫藥配方傳給自己的子女,隻留了一堆外麵都可以買到的中醫藥書籍。
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為了擺脫和丈夫打頭碰臉,本來在高中最後一年,已經拿到高自考大專畢業證的柳梅梅,聽取母親的建議考取了中醫班。
非常巧合的是,教授中醫班的老師就是那位給柳梅梅郵寄藥方的老中醫,這位中醫專家對柳梅梅本人又義務地進行了徹底地治療,柳梅梅的風濕關節炎病情在逐漸地向最好的方向發展。
學醫對一個半路出家的柳梅梅來說是很難的,首先她要熟悉人體的各個穴位,掌握各種病理的症狀,認識各種中藥,熟記中藥的藥理。柳梅梅以驚人的毅力克服多方麵的困難,孜孜不倦地學習著。
對於柳梅梅的學習,許子楠是從不參與的,丈母娘給掏學費,不需要他掏一分錢,妻子願意學就學去好了,以免在家護著孩子,妻子不在家,他覺得這正是教育孩子的機會。孩子不打長不大,打他一次他就會記住一次,隻有這樣孩子才能教育出來。
隻是他沒有想到隻要是柳梅梅去上課,老丈人就會把孩子接到他那裏,有時候好些天都是老丈人和丈母娘照顧孩子,根本沒有他的份。
不過,許子楠覺得隻要也好,免得這孩子在身邊讓他煩。另外,他舉得妻子學醫也是一件好事,家裏人有點小病,她這個土醫生還可以去藥房抓幾味中藥,免去了到醫院挨宰的經濟損失。
現在的醫院可了不得,為了經濟的利益,醫生和藥房掛鉤,你就是頭疼感冒,醫生也是什麼藥貴就給你開什麼藥,病人要是病情稍微重了些,他們會及其熱情地收你住院。
目的當然是不言而喻,要是病人需要動手術那就慘了,不僅要給主刀紅包,什麼麻醉師、護士、助手等等都得送上紅包,不然,他稍微地做些手腳,就夠病人折騰的。誰敢拿自己的性命做賭注?
就拿自己單位同事李海的兒子來說,那孩子患的是疝氣,疝氣隻不過是個小手術罷了,手術後的手術費隻花了三百多元錢,可誰能想到,他們兩口子給醫生、麻醉師、護士送的禮,卻花三千多元。
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遞增數字?更有諷刺意義的是,這家大醫院的門口掛著一塊橫匾,上麵寫著“無紅包醫院”這五個醒目的大字。
不講理的事在生活中太多,自己的妻子就是單純,以為這個世界是世外桃源,一天到晚總是生活在她自己遐想的空間裏,是那麼回事嗎?
孩子不好好教育將來嬌生慣養,能做什麼?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瞧這社會,人們對金錢和權勢猶如患上了紅眼病,恨不得把銀行搬到自己家。
錢這東西固然重要,誰都喜歡錢,沒有錢寸步難行。不過,咱們也不能做缺德的事情,怎麼著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積德行善,不卻做坑蒙拐騙,危害社會的事情吧?
人家都說: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我可不這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好,老婆也是自己的好。
孩子和自己斷了骨頭還連著筋,誰不說自己的孩子好?誰不疼愛自己的孩子?老婆也一樣,那可是自己結發妻子,她會忠誠地陪伴著你的一生榮辱,跟你共患難。
人家的老婆有什麼好的?她能在你最倒黴的時候死心塌地地跟著你?就算人家的老婆比自己的老婆好,那也是人家的,你惦記也是白搭,而且這樣還不道德。
再說說天災人禍,誰家的頭上都不會掛著無事的招牌。居家過日子該省就得省,中國十四億人口呐,有幾個有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