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楠是一個頭腦不是很複雜的人,雖然是中專畢業,由於家庭貧寒,兄弟姐妹一大幫,父母又沒有多少文化,把很多地地道道的陋習傳染給他們的子女,尤其是吝嗇這一點,在許子楠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金錢和生命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的時候,許子楠選擇的是金錢,而不是生命。
例如:柳梅梅騎自行車躲閃行人不甚摔倒,自行車車把摔壞了,許子楠不會問人是否受傷,而是心疼地看車把摔成什麼樣子,然後大聲地詛咒:“柳梅梅,你是幹什麼吃的,怎麼不把你撞死……”
還有,柳梅梅不小心把熱水瓶打翻了,滾熱的開水燙了她的腳,許子楠不會去關心她的腳怎麼樣,而是心疼地去看他的暖水瓶,並且很憎恨地數叨說:“像你這樣一天糊糊塗塗的人,做事一點也不小心,把東西摔壞了,你掏錢去買?你簡直就是敗家……”
他的敗家理念是:你多花一分錢,你就是敗家。你損壞了他認為不該損壞的東西就是敗家。總而言之,許子楠可以把這一分錢掰成八瓣,用在他認為該花的刀刃上。
從以上的表現來看,許子楠的確是一個吝嗇得出了圈的人,可是要從平常生活上來分析,他又疼柳梅梅。
比如說許子楠知道柳梅梅愛吃水果,他天天把水果藍子填滿,也從來不讓她下廚房做飯,吃過飯後,他也不會讓柳梅梅去洗碗,一是怕柳梅梅摔碎了碗碟的,二是心疼她那雙嬌嫩的手。
另外,每逢天氣不好,他都要到柳梅梅單位裏去接她。
許子楠見柳梅梅這個狀態,他也有一肚子的委屈,他覺得自己已經很疼愛妻子了,妻子愛吃水果,他就讓家裏總是水果不斷。
雖然買的是次品,那不也是水果嗎?買極品又不能永遠看著,不也是吃嘛,隻要不壞,有營養就可以了。
誰家的男人像自己這麼照顧妻子?可妻子她就是不知足,總是跟自己雞蛋裏挑骨頭,尤其是自己教育孩子時,她把臉拉長後可以掛個水瓶。
孩子不打不成器,再說蕾蕾是個嘎壞嘎壞的孩子,嘴還非常的讒,如果不從小好好教育,長大了也不會是什麼好東西。
妻子從小家庭富足不懂得勤儉持家,如果事事依順她,整日裏笑臉相迎這個家還怎麼過?財富是積累下來的,不是揮霍出來的。
孩子是棍棒中打出來的,不是嬌生慣養出來的。他的理念根深蒂固,不是在短時間裏就可以解決的。
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我們每一個人婚後的家庭生活都是迥然不同的。父母之間,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子女與子女之間、他們每天打頭碰臉,不可能沒有矛盾,有了矛盾之後就很難分辨出到底是誰對誰錯。
因為這家務事真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你就是個大法官,也很難做到公正地審判,這真是清官難斷家務事。
婚姻也是一門學問,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把這門學問運用得心應手,遊刃有餘。不同的文化,閱曆,修養,素質、環境,以及家庭的背景,都會導致夫婦間的不和諧,甚至是反目。
許子楠認為妻子不理解他,也不懂得心痛自己。他之所以愛嘮叨就是覺得柳梅梅實在是很不合格。
不僅做家務不合格,做孩子的母親也是不合格的,她既不是賢妻良母,也不是居家過日子的家庭主婦,她是一個地道的不懂珍惜東西,破壞性嚴重的,還沒有真正成熟的女人。
這樣的女人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她改變過來,為此,這讓許子楠時不時的會感覺有些討厭柳梅梅。
美玉再好一旦到手,整日相隨在一起,也會感覺到這美玉的無聊,也就是視覺疲勞,相處疲勞,感官疲勞,心靈疲勞。
疲勞便引起了厭倦,厭倦就產生了矛盾,矛盾在這越來越相互無法理解之中更加的激化,激化的情感便產生了懲罰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