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環境(2 / 2)

對於能夠吃苦耐勞的勞動者,老劉從來都是抱著尊敬的態度。

老劉樂嗬嗬的和這幫工人打馬虎眼——你們知道啥啊,哥們這口泉眼可是很神奇的。

要說起來這口泉眼確實很神奇,泉水喝了能消除高反,而且泉水向外冒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向外冒了。

這口和筷子頭差不多粗細的泉眼要說起來也不小了,但要想蓄滿老劉用鐵鍬挖出來的那個小水坑卻需要一整天的時間,而且一旦蓄滿,泉水就神奇的不再向外冒,這讓那個小水坑中始終保持大約十杯水也就是差不多兩升的水量。

這其實也是很神奇的地方。

為了不浪費,昨天早晨和今天早晨,老劉就把小坑內蓄滿的泉水利用虹吸原理全都吸進了一個大礦泉水桶中保存。

這泉水可不能浪費。

再加上現在正是雨季,雖然雨大都下在夜間,可老劉也怕雨水禍禍了這珍貴而神奇的泉水,才把親自動手這口泉眼保護了起來。

忙活了一個多小時才把這口泉眼保護了起來,老劉準備到外麵抽根煙看看風景。

出了門口,老劉這兩天來因為忙碌而稍微有些煩躁的心情頓時變得大好。

這兩天光顧著忙活客棧的事了,他甚至都沒有好好的看一看這周邊的景色和環境。

因為沒了高反,所以老劉信步由韁,開始在客棧周圍逛了起來。

別以為這裏是高原,而且海拔高度超過了四千五,這裏到處就是高山和峽穀了。

如果沒有來過這裏的人,十個裏麵最少得有九個會這麼認為。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裏是世界屋脊,是世界第三極,高山大川多不勝數,地無三尺平才是這裏的常態。

但當你真的來到這裏,你就會發現你想錯了,而且大錯特錯。

客棧所在的這個地方屬於日光城的當曲卡縣,這裏是藏北高原的南邊緣,海拔五千以上的高山確實多不勝數,但更多的卻是幾乎一馬平川的高原草原。

沒錯,藏北高原的地形和藏南以及橫斷山區的地形截然不同。在藏南或者橫斷山區是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地無三尺平,到處都是高山大川,但在藏北,一眼看不到邊的大草原才是常態。

比如說著名的可可西裏。

這裏雖然遠遠比不上可可西裏那麼平坦,但也絕對是橫斷山區或者藏南少見的平坦區域。

確切的說,這裏屬於溫泉鎮—念青唐古拉斷裂帶。在這片巨大的斷裂帶中,山脈都“規規矩矩”的,在山脈和山脈之間,往往有寬闊而平坦的山間構造寬穀盆地。

這裏甚至包括東邊五十公裏的當曲卡縣,就是處在這樣一條平坦穀地中。

這條穀地的平均寬度超過了十公裏,長度更是在百公裏以上。

雖然穀地的兩側都是海拔五千以上甚至是六千以上的雪山,但穀地中真的是很平坦的。

要不然著名的青藏公路、青藏鐵路以及修建中的那拉高速公路也不會在選擇在這裏通過。

天路客棧就位於109國道也就是青藏公路的北邊,飯店和國道之間大約有三十多米的距離。

國道的南邊大約三裏地遠的地方,就是正在修建中的那拉高速公路,隻是這個時候這條路還沒有修好。

在那拉高速公路的南邊大約二百米的地方,就是那條著名的“天路”——青藏鐵路。

沿著青藏公路向東走,抬頭向北一看,就能看到萬年不變的“白頭”念青唐古拉山主峰。

說實在的,在這裏雖然抬頭就能看到念青唐古拉峰,但在這個位置看念青唐古拉峰實在是沒有什麼震撼感。哪怕念青唐古拉峰的海拔超過了七千一,可飯店所處的位置海拔也接近四千六。

所以,如果不是提前知道那座雪山就是念青唐古拉峰的話,隻要是第一次來這裏的人是絕對不會把那座看起來“圓頭圓腦”的山峰當成是念青唐古拉峰的——老劉來到這裏之後,第一次看到那座“圓頭圓腦”的雪山時,他也不認為那就是念青唐古拉峰!

沒錯,在這個位置看念青唐古拉峰,給人的感覺就是“圓頭圓腦”的,絲毫沒有雄偉險峻的感覺。

據紮西達瓦說,要想欣賞念青唐古拉峰雄偉險峻,最好的觀測地點不是在山南,而是在山北的納木錯!

在納木錯的紮西半島隔著納木錯遠眺,你才能真正體會到這種海拔高度超過七千米高峰帶來的震撼感!

搖了搖頭,老劉繼續向前走,走了不到一百米,就來到了那個非常有名的納木錯—念青唐古拉山風景區的石碑附近。

這裏雖然距離真正的納木錯景區也就是紮西半島還有一百一十公裏的路程,但這裏卻是念青唐古拉山山南欣賞念青唐古拉峰最好的位置。盡管在這裏看那座山並沒有什麼震撼感,但好歹也是看到了大名鼎鼎的念青唐古拉峰不是?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國家才會把這裏也納入到了納木錯—念青唐古拉山風景區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