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新生大工匠(1 / 2)

朱厚熜沒有同意進城,命令隊伍就在城外行殿休息。

而楊廷和等一幹重臣,在這一個問題上也不能做定奪,隻能回宮請示皇太後。

忙忙碌碌跑進紫禁城的楊廷和,雖然累,但總體是開心的。

他覺得自己運氣比霍光好,遇到的不是昌邑王,而是頗有主見的少年英主,從這點來看,他對得起自己首輔的位置。

這件事情張太後也不知道怎麼處理,所以結果就是,內閣幾位大人拿了主意,而張太後隻是負責表個態就完事。

最終議定結果是,皇帝位置不能久空。既然新皇帝已經到了,那就直接在行殿舉行儀式,群臣百官上表勸進。

於是文武群臣在得到張太後的懿旨後,又開始匆匆準備,隨後再次出城前往行殿覲見朱厚熜。

原本隻是去一部分代表接駕,如今直接搞成了勸進。

勸進人少了可不行,朝廷各衙門官員,無論大小都抽了個七七八八,城南一帶的平頭百姓也被發動了一批。

所以最後到了城外行殿時,朱厚熜看見的就是黑壓壓的一片人群。官員、皂吏、國子監學生、商販、百姓混雜在一起。

當朱厚熜走出行殿之時。

禮官走在人群最前麵,將手中勸進表高高舉過頭頂。

禮官走向朱厚熜,離他四五步距離之時,站定。

高聲唱諾道:“太後有旨,天位不可久懸,嗣皇帝即至,當即日受箋承位,以嗣大統。”言畢,恭恭敬敬的跪到地上,將勸進表遞上。

後麵黑壓壓得人群,也第一時間跟著跪了下來。

朱厚熜被眼前所見一幕,深深震撼。雖然少年老成,但終究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年,怎麼可能做到五六十歲那種曆經滄桑後的不動如山呢?

此刻的少年茫然無措,本能的就想上前接住勸進表。但是剛剛有所動靜,立馬被身旁的袁宗皋一聲輕咳驚醒。

朱厚熜會意,勸進需要經過三辭的程序才可以。立時穩定心神,挺直腰杆站好。

這時袁宗皋接過旁邊黃錦遞過來的一份類似詔書的東西。這是禮官剛剛遞給黃錦的辭讓書。

程序是一種繁複又沉悶,但又確確實實能表明一種態度的儀式,所以才能源遠流長。

許久之後,這一套禮儀完畢,朱厚熜接過勸進表,人群再拜,三呼萬歲,這一刻興王朱厚熜已經正式成為了大明皇帝……

——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相處,林安安已經與殷小滿培養出了極好的關係。

此刻正帶著殷小滿欣賞被沈秋改進過的廚房。這是殷小滿在沈秋一家搬到這裏後,第一次來他們家。

對於沈秋製作的抽油煙機,殷小滿來回看了幾圈,愣是不相信這玩意有這麼神奇的功效。

最後林安安無可奈何,隻能讓溪兒當麵點火演示給她看才相信。

當然沈秋窩家裏一個多月不可能就這點發明。為了防止夏天日子難熬,沈秋已經提前做好了風扇,當然電動是不可能了,沈秋隻能利用齒輪做了一個費力很少的手動風扇。

倒不是沈秋不懂使用水力推動,實在是這裏是京城,不似江南那樣水力充沛。

當然這些花時間都是能夠解決的,然而最大的問題是,場地不夠大,而且沈秋覺得自己不能整這麼高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