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場完畢,禮官唱喏,貢生下跪參敗。
由於還處在正德喪期內,嘉靖與文武百官都是在官服之上套了一件素服麻衣。所以遠遠看去皆是一片白,隻能從袖口等露出來的部分區分顏色。不過還是很好辨認。
中官太監開始宣讀嘉靖皇帝對殿試貢生們的訓示,當然這些都是出自內閣之手。
嘉靖皇帝旁邊有一個我們上次見過的人,不過上次他還隻是一位五品的青衣王府長史。而現在他袁宗皋已經是三品紅衣的禮部侍郎。
宣讀完畢,貢生起身入座。
禮部侍郎袁宗皋,作為嘉靖親命的監考官之一,前往藏卷處,將考題從架上取下。交由禮部尚書毛澄進行啟封。
隨後由袁宗皋大聲宣讀試題,最後由官員將試題傳示。
試題其實很簡單,就幾個字。
“何以開盛世。”
貢生們聽罷題目,紛紛開始醞釀起思路,究竟怎麼下筆能得到閱卷官的垂青呢?
唯獨沈秋是左手撐頭,玩弄起手中筆杆。眼睛雖然看著手中旋轉的筆杆,但是心中卻在盤算這道題自己要不要冒險一下?
對其他貢生來說,這不過就是一道考察對大明社會認知度與見解的策論題。
但是對於沈秋這種知道大明最後結局,並且還看過專家分析明亡主要原因的人,要想寫這篇策論不要太容易。
然而問題是,這些都是不能寫的。一旦寫上去可能就是送命題,就算不送命也得坐冷板凳。
而且,這還是中明,有些問題還並不顯著,要是寫出來人家可能還覺得是在聳人聽聞呢?
怎麼辦呢?沈秋還在心中盤算著答案。
禦座上,一身素服的嘉靖皇帝,興致盎然的看著廣場上的幾百貢生。這些就是大明的進士啊。
“咦,那邊那人是誰啊?”嘉靖問道。
身旁的黃錦順著嘉靖的眼光望過去,一眼就看見撐著頭玩筆的沈秋。其他人快的已經開始提筆書寫,慢的也還在醞釀之中。唯獨他一人把後世學校裏上課的壞習慣帶了進來。
他不紮眼誰紮眼呢?
黃錦身後一位小太監看了一眼廣場,立馬躬身道:“此人姓沈名秋,字文豐,浙江湖州府人。”
沈秋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台上觀眾的關注點,還在糾結之中。
這個時候監考官之一的袁宗皋也看見了沈秋的這個模樣,於是以巡視考場的步伐,慢慢走了過來。
直到袁宗皋手中的戒尺敲在案幾上,沈秋才回過神來。
沈秋回過神來一看,見到一位四十多歲的官員正嚴肅的盯著自己,一臉的不明所以。
而袁宗皋也不做過多解釋,隻留下一句“注意坐姿”。然後就繼續巡視起考場。
突然,沈秋感覺有好多道目光在看著自己。抬頭望向奉天殿方向,果然是一大群人,包括皇帝都在看著自己。
沈秋大囧,趕忙起身恭恭敬敬行了一禮,才繼續座下。尷尬,太尷尬了,人家都是筆挺直坐,不動如鍾,唯獨自己斜倚,那自然是鶴立雞群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