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一聽沈秋說要找自己幫忙,當即就是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
對沈秋說道:“你要是犯了大明律法,就是朕也救不了你。”
沈秋趕忙解釋道:“皇上,臣絕對沒有做犯律的事,這點皇上可以放心。”
“好吧,那你說說,要朕怎麼幫你?”
沈秋嘿嘿一笑:“臣先送一份大禮,然後臣再說。”
經這一提醒,嘉靖才想起來沈秋原本的來意。幾個人居然把這事都忘記了。
張銳見到幾人還有事情要談,便識趣的自行告退。
沈秋自懷中掏出張璁的奏疏,遞給了嘉靖。
嘉靖一臉狐疑的接過奏疏,他倒是好奇起來了,是什麼大禮?
然而當嘉靖打開奏疏看了一眼,馬上被其中內容吸引住了。竟然不由自主的就開始踱起步來,並且時不時無意識的用手指彈一彈碰觸到的桌椅板凳。
袁宗皋一見嘉靖看的這麼入迷,看了沈秋幾眼,叫對方一臉笑意,隨即猜到了可能是什麼事。
嘉靖看完奏疏就是一陣爽朗大笑:“好,太好了,有此一文,朕父子得全矣。”
看完嘉靖就激動的將手中奏疏遞給袁宗皋,對方接手一看立時所有的疑惑都消散了。
袁宗皋邊看邊不停地點頭叫好,其對奏疏內容滿意至極。
“張璁?”袁宗皋看了一眼落款處的名字後,開始在記憶裏搜尋起有關張璁的一切。
“哦,就是二甲裏麵那個張璁,今年四十七歲的那位吧。”
沈秋趕忙點點頭道:“正是此人,年輕中舉,而後久試不第,直到去年才通過會試。”
聽到沈秋這麼解釋,嘉靖也來了興趣道:“此人毅力非常啊,二十年不墮此誌。小時候聽先生說,一般舉子考個一兩次不中,就會選擇入仕,此人卻堅持了二十年之久。難能可貴啊。”
袁宗皋也點點頭道:“若非有幾十年的人生曆練,哪裏能寫出這麼好的奏疏,有理有據,令人信服。此天助皇上啊。”
於是不待嘉靖詢問,袁宗皋先開口問道:“張璁跟你什麼關係?”
“同科好友,雖算不上忘年交,但也是不錯的朋友。”
嘉靖也笑道:“好,沈秋,這一道奏疏,的確是一份大禮,你說說看,要朕怎麼幫你?”
沈秋於是高高心心的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嘉靖與袁宗皋……
——
由於嘉靖高興,沈秋今天不用蹲在謹身殿裏。當然作為交換條件,他需要去見張璁。
嘉靖已經沒有耐心再等下去,他想要快速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嘉靖當即決定,讓沈秋前去和張璁商量,盡早將奏疏用正確的方式遞交上來。
其實最初沈秋與張璁擔心的問題,基本上已經解決了。
因為最大阻力,毛澄如今已經被嘉靖改調為吏部尚書。
袁宗皋已經在今天第一時間,就到禮部履新上任了。所以張璁再遞上奏疏的話,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而沈秋來到禮部的時候,張璁這個編外的觀政進士,正勤勤懇懇的充當起低階吏員,忙的熱火朝天。
“張璁,有人找。”門吏大聲喊到。
畢竟禮部也不是什麼官員就可以隨意出入的地方。所以沈秋隻能在禮部大門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