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南下掌翰林(2 / 3)

李春芳、李默二人如今正在各自忙著自己的事,看見沈秋回來,趕忙放下手中的事,湊了上來。

“喲,這不是咱們侍讀學士嗎?怎麼今天有空回來了?”李默開口調笑道。

沈秋自然是非常豪爽的和兩人,分享了嘉靖放自己出來的好事。

不料這兩人聞言後,卻沒有沈秋這幅高興勁,而是一個勁的歎息。

“唉,本指望著你飛黃騰達,然後照顧我們兩人一陣。萬萬沒想到,僅僅一個月時間,你就失寵了。唉……”

“……”。

沈秋無言以對,摸著下巴想了一下,要是站在當官的角度,還真是這麼回事。

可他們三人都同時忽略了一點,自古大臣有幾個能像沈秋這樣,在皇帝辦公的地方找個小桌子陪著的?

“唉”。

沈秋看了一圈,居然沒有看到未來大貪官嚴嵩,於是問道:“怎麼沒有看到嚴嵩啊?”

兩人一聽,笑道:“你說他啊,唉,還不是因為你的事,受罰了。

前幾天朝廷的任命下來了,嚴嵩升南京翰林院侍讀,署掌院事。如今應該是在南去應天府的路上。”

沈秋一聽,不對勁啊,趕忙問道:“蚊子腿也是肉啊,他一個翰林院修撰,升任南京翰林院侍讀,掌院事,這明明是高升啊?應該是因禍得福啊。”

“嗬嗬。”

兩人同時一笑,給了沈秋兩個白眼,沈秋馬上意識到自己這段時間,可能不知道翰林院發生了什麼。

趕忙開始追問起來,兩人架不住沈秋的追問,看了看旁邊的人都在忙著各自的事情,根本沒有注意到他們三人。

於是李春芳才小聲說道:“若是往日,這可能還算是一個高升,但是在如今這個時間點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了。”

沈秋趕忙點頭,一副洗耳恭聽的架勢。

李春芳再次揮手拉進三人距離後,才說道:“你可知道,如今的掌院學士早已經病入膏肓,臥床不起多日。這些日子日漸嚴重起來,早上聽劉侍講和人聊起來時,說已經兩天沒有進食了。”

沈秋立馬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雖然南北兩京都有翰林院,而明眼人都知道,北重於南。

此刻,掌院學士有缺,必然會有一番人事調動。而嚴嵩因為年資已足,該當升遷,哪怕是接替一個侍讀或是侍講學士的位置。

這都是天大的機遇,而內閣卻做出決定讓其前往南京,這明顯是把他調出京城,不讓其接觸皇帝啊。

當然作為補償,就是讓他署理南京翰林院,要知道已這補償也不算小了。

南京侍讀學士也就是一個並不重要的職位,但是再加一個署理翰林院。這個就厲害了,其實簡單說,現在就是代理翰林大學士,隻要不出什麼大問題,將來是直接實授翰林大學士。比起那些不知官路何在的侍讀侍講學士來說,他這是擺明了欽點下任掌院學士,隻需要循規蹈矩,就可以穩定升遷。

雖然和京城那個翰林院大學士不是一個檔次的職位,但是在官階上那可就是同樣的。

將來隻要打點到位,那是直接可以平調,甚至是高升入京城的。

先前的喬宇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由南京兵部尚書,一個隻能管轄大明南部幾省各衛所的衙門。直接高升到北京吏部尚書,真正接管大明王朝權利中樞的重要部門。

這可是從南京閑官場,一躍成為大明王朝最重要部門的尚書,往後官員任免罷黜全掌其手,權利不可謂不大。

這麼看來,去南京未必全是壞事。畢竟留在京城,由於競爭壓力大,能不能混到翰林院大學士都不好說。

這也許就是嚴嵩接到任命後,什麼都沒說,直接謝恩後南下的原因吧。誰能說這以退為進不是一個合適的策略呢?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倚。又焉知非福呢?

“我看,這是首輔大人,再給楊慎創造機會啊。”李默若有所思的說道。

李春芳趕忙出手捂住李默的嘴,焦急的說道:“你這張破嘴,什麼都敢說。這大明官場你還要不要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