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自稱晚生而不是下官,是對的。因為但凡是入閣拜相,都會身兼一個大學士的名頭。這與沈秋如今所處的位置,是一脈相承的一個路線,晚生再合適不過。
首輔楊廷和趕忙將沈秋叫了起來:“好了,行這麼大禮幹啥,旁邊座吧。”
隨著沈秋坐下,費宏笑問道:“沈秋,你來內閣可是有什麼事?”
沈秋忙拱手回話道:“晚生有一點事情,不知道和誰說,所以想來請教幾位大人。”
“哦!還有你沈侍講不知道的事?我可是聽說你經常皇上講那些,聽所未聽、聞所未聞的事情啊。怎麼還有要問我們的?哈哈。”
蔣冕這直衝衝的話,聽得沈秋一愣。壓根沒映像得罪過這位蔣閣老,怎麼就像吃了火藥一樣,對著自己就是一陣突突突。
也許平日沈秋麵對這種嘲諷,還會做幾個解嘲的表情。現在確沒有這心思,畢竟當下考慮的是百年大事,哪裏有心思計較這種細枝末節的小事情。
楊廷和可是記得,沈秋當初晚宴的時候,和楊維聰三人的那些事。如今麵不改色心不跳,又算是進步了一大截。
還是費宏先開口問道:“沈秋,你倒是說說什麼事吧,我們幫你看看。”
雖然沈秋來的時候,給自己信誓旦旦的表示豁出去了。反正事情說給你們,你們要不要聽就不是自己該管的事了。
但真到這個份上,沈秋還是慫了,倒不是怕給自己惹火上身,反正身上火已經很大了,不差這一點。
隻是擔心自己瞎搞一通,沒把事辦好。
實際上沈秋的擔心有點多餘,因為葡萄牙人壓根就舍不得離開這裏,他們將在南中國占據一個小漁村,很長很長時間……但是沈秋不知道這些。
沈秋決定不知道三人態度,還是先行試探一下的好。
“不知道三位閣老,對葡萄牙人怎麼看?”
“葡萄牙人?”
三人互視一眼,費宏因為致仕這幾年,剛好避開了這群紅毛怪來京時間。但楊廷和與蔣冕是見過這些人的。
蔣冕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沈秋說道:“你問這個做什麼?按照你進京的時間,你應該沒有見過這些人才對吧。”
沈秋不得不佩服這位蔣大人的較真勁,回話道:“沈某雖然沒有見過葡萄牙人,但是卻聽一位老人說起過這些事。”
“老人?”
三位閣老都是一頭問話浮現頭頂。
蔣冕直接質問道:“什麼老人在你幼年能夠見到過這些紅毛怪?”
好在沈秋之前就在心裏盤算過這事,如今正好不急不徐的回答道:“晚生年幼時,鄉裏有一位百歲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是精神頭卻很好,所以從他嘴裏聽到過很多西洋諸國的事情。”
三位閣老一聽沈秋說起百歲老人,一下子就不認為沈秋是瞎說了,但實際上沈秋就是瞎謅,隻是他知道大概時間節點,所以才敢這麼說。
三位閣老的確被沈秋帶到溝裏去了,如今三人都在心中盤算時間,然而那都是沈秋先前盤算好的了。
鄭和的最後一次下西洋是宣德五年,也就是1430年。而沈秋說自己年幼時,鄉裏有一位百歲老人。也就是說在沈秋十歲左右時,1510年時,這位老人就百歲了。
宣德五年到正德六年,這是八十年。從理論上來說,這位老人十多歲隨同鄭和船隊下過西洋,是完全成立的事情。
故而這三位閣老,從時間能對的上這一點,就相信了沈秋的話。畢竟他們不太認為有人能瞎謅這種事情,殊不知就是這種瞎謅,他們才更分不清楚。
這隻能說沈秋運氣好,占了信息不對稱的便宜。但凡這三位裏麵有一位,能搞清楚當年鄭和第七次下西洋的具體路線,都不可能讓沈秋在這裏瞎謅。
無奈,鄭和寶圖早就被劉大夏給毀了。如今隻有途徑的國名,這幫連地球是圓的都不知道的高級知識分子,哪能弄清楚葡萄牙具體在什麼位置。
反正他們知道,這個葡萄牙是西洋中一國,而鄭和當年下的就是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