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張璁自我介紹起來,沈秋也不好裝作沒有看見,也自我介紹道:“翰林院庶吉士沈秋。”
當聽到張璁這個名字的時候,霍韜明顯露出笑容,一副有些驚喜的表情。接著更是在聽到沈秋名字時,露出了更加震驚的表情。
張璁的那篇文章他看了,當時連連驚呼道:“天人之作,天人之作。”
而沈秋,那名聲更響當當,如今京城怕是沒有幾個人沒聽過沈秋這兩個字了。
壓製住自己興奮的表情後,霍韜自我介紹道:“在下兵部職方司主事霍韜。今日居然有幸見到二位,真是人生一件幸事啊。”
沈秋對於霍韜這個名字隻是有一些映像,但是並不如張璁、桂萼、方獻夫、王守仁、楊一清……這人明朝牛人那麼了解。所以沈秋並沒有太大的舉動。
但是張璁與霍韜二人,卻如同他鄉遇故人一樣,兩個人就在沈秋鼻子底下開始了互相吹捧,一點沒有在意尷尬立在一旁的沈秋。
一個說:“張璁啊,你那篇文章寫的太好了,隻要是個人看了,都知道你說的在理啊……”
另一個也不含糊,對讚道:“霍大人,張某那不過是一篇個人所做之文章,與大人相比,以一己之力抗兵部一部之眾,大人真英雄也。”
……
沈秋就在旁邊看著二人你一句我一句互相這麼聊著,隻能下細聽著二人的對話。
不一會小太監又帶來一名官員,年紀看起來和霍韜相差不大。三十多歲的樣子。
這位官員沈秋也沒有見過的,不過霍韜認識,向沈秋和張璁介紹道:“我在兵部倒不是最難的,這位仁兄才是真正的難啊。”
接下來一聽原因也就明白為什麼了,霍韜之所以說這人難,還真是有原因的。他霍韜難就難在,兵部有一位鐵杆人物——兵部左侍郎楊廷儀。
有楊廷儀在,霍韜這位職方主事確實日子難過。官大一級壓死人,這話可不是白說說的。
而這新來這位,難在哪裏呢?
因為他是吏部主事,要知道吏部乃是文官的選拔部門。而其選拔任用權,基本都掌握在楊廷和等人手裏。倘若丟失吏部大權,如今站在楊廷和一邊的文官集團,起碼有一半不會跟隨楊廷和了。
因為他們會在新尚書與皇帝之間重新篩選自己的站隊。
不過最讓沈秋意外的是,霍韜介紹這個人名字的時候:“兵部主事方獻夫。”
這下沈秋可是嘴巴張的老大了。
天哪,這位仁兄居然就是方獻夫,又是一位大人物啊。
突然沈秋意識到一個不算問題的問題:這邊嘉靖請來的人,除了他沈秋之外。其餘三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三人都是支持嘉靖的得力幹將。
沈秋不由心中發出一個疑問,嘉靖這是要幹什麼?
正在沈秋出神之際,黃錦從謹身殿裏走了出來,一看沈秋等四人都到了。於是也不在回去請示嘉靖,直接邀請四人進入大殿,然後自己才進去對嘉靖報告。
四人對著嘉靖行禮完畢,嘉靖也不再磨嘰,直接開門見山道:“朕在這裏先行感謝幾位了,若不是還有你們,朕可能自己父母都保不住了。
請受朕一拜。”
說著嘉靖就躬身做勢就要一拜,這事四人哪裏敢受啊,直接非常整齊劃一的就往地上一跪,並且立馬以頭觸地道:“皇上說的哪裏話,為君王分憂,臣等分內事也。”
嘉靖也是一時忽略了自己皇帝的身份,還以為自己是當初興王府的世子。
無奈道:“朕本來是想謝謝你們,沒想到這居然是為難你們了。
起來吧,反正朕的意思你們也知道了吧,朕就不多說了。”
之後沈秋等人站了起來,嘉靖又解釋起了自己叫他們來的本意。
實際上這並不是嘉靖自己的本意,他雖然聰明睿智,但是畢竟年歲不大,對於許多事情他還把握不準,而這一切都是張佐教嘉靖的。
張佐對嘉靖全麵分析了如今的實際情侶,本來袁宗皋突然暴斃,這給了文官集團一個非常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