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證據基本上拿這些官員沒什麼辦法,當然按照以往的一些慣例。
官員們通常會有兩條路,一條是做出一副很大度的樣子,咱身正不怕影子斜,你們隻管說,我要是當真算我輸。
這種呢是告訴別人,我不怕,這事我沒幹過,我什麼都不想說,時間會還我一個公道。
這是第一種,不過用的人不是太多。除非真的是特別正直的官員,否則大家還是會主動澄清自己的冤枉,洗洗自己身上的髒水。
另外一種就是大明官場慣用套路。
一般像閣臣這種高級官員,他們會主動承擔責任。
一旦他們受到了官員彈劾,無論他們是不是真的如言官所說那樣,他們都會上表請求辭官歸隱,告訴皇帝他們年紀大了,想回去過幾天清閑日子了。
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以退為進的手段,其實就是告訴皇帝,現在有人懷疑我,我要辭職。
而皇帝這種時候,就要站出來說,我是信任你的,那個言官無憑無據冤枉你了,朕要處罰他。
這就是大明官場的套路,總體來說嘉靖皇帝也就遇到過幾次這種事情。
當然,要是大臣假意上書辭官,皇帝來了個順水推舟準了這件事情。
皇帝也會受到影響,因為大臣中間會流傳出不利於皇帝的言論,所以一般沒有證據,皇帝都會三番五次的挽留。
這在明明朝曆史上,特別是中晚期,是非常常見的事情。
但是楊廷儀情況不一樣,如果沒有證據,讓楊廷儀上表自解。嘉靖都不會相信這種事會發生。
按照楊廷儀的性格怕是直接就去指責言官,汙蔑上官了。
現在情況可是大不同了,嘉靖看過那些證據,基本上楊廷儀的官路是當到頭了。
文官一黨,最大的兩個刺頭就是楊廷儀和蔣冕。
蔣冕人雖剛,但是非常直,就是有人想找他麻煩都不好找。
現在楊廷儀被這事捅出來,那文官一黨就被斷了一隻臂膀。嘉靖怎麼能不高興。
跟在後麵跑來的黃錦,從嘉靖走路的姿勢都能看出來嘉靖的心情。
嘉靖一步跨進謹身殿,黃錦趕忙對門口吩咐道:“外麵盯著點,有人來通報一聲。”
因為黃錦擔心嘉靖一不小心就得意忘形了。
門口站崗的都是黃錦手下的禦前太監,都知道該怎麼做事。
嘉靖隻有在回到謹身殿才露出了笑容。
看見黃錦進來,嘉靖笑道:“去把沈秋給朕找來。”
黃錦會意一笑,就退到門口,看了看在外值崗的李芳,笑道:“你去城西一趟,把沈秋叫來吧。”
李芳得令就轉頭去辦差去了,黃錦這才又回到謹身殿中。
嘉靖已經一個人自言自語了起來。
“你說,這次朕的首輔大人會怎麼處理這事?”
殿內就隻有兩人,既然黃錦聽到了,也不管嘉靖是不是自言自語,回話就是了。
“奴婢知道主子在期待什麼,但是奴婢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主子,咱們首輔大人和他弟弟不一樣,公私分的很清楚。
所以,這一回楊侍郎應該是在劫難逃了。”
嘉靖想了想,好像也對,於是又轉頭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之中。
突然嘉靖又轉頭看向黃錦,非常認真的問道:“你說楊廷和會不會上表自解?”
黃錦一聽也非常認真的思慮了一陣後,非常確定的說道:“這個應該會,按楊大人的性格應該會上表自解。”
嘉靖突然又笑了起來:“你說朕直接就準了他的上表會怎樣。”
黃錦表情瞬間凝固,他可知道嘉靖這不是玩笑話。
所以黃錦有意將自己的表情表現的有那麼一些誇張。目的就是讓嘉靖能夠注意到他自己的表情。
嘉靖確實一眼就看出來黃錦的表情,詫異道:“怎麼,連你都覺得不行?”
“皇上,確實不行,事後的幹係你應當比奴婢清楚啊。”
唉,所以人類中有一句話就是,能勸的動自己的,永遠隻有他自己。
能說動嘉靖的,也隻有嘉靖自己了。
其實黃錦說的不錯,嘉靖自己非常清楚這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