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七(3 / 3)

數次試探性攻擊之後,日軍集中150人,在火力掩護下,企圖從大門突入曹圩,一舉端掉26團指揮部。

此時堅守陣地的是奉政委命令緊急增援過來的二營四連三排。麵對日軍三個小隊的輪番攻擊,戰士們咬牙頂住了,還抓住戰機一個反突擊占領了東南門外一片墳包和溝坎。可由於三排傷亡過大,又主動撤回大門。

連續攻擊失敗,日軍大隊長被督陣的金子聯隊長訓近後狂性大發,將三個小隊一次性投入進攻。

麵對潮水般湧來的日軍,三排戰士在友鄰陣地支援下竭力阻擊,本就不多的彈藥消耗一空。

“同誌們,上刺刀。”

哢嚓哢嚓,能動的戰士抽出刺刀安裝在已空無一彈的步槍上。

“殺。”

三排長一聲怒吼,率領十幾名多多少少都帶點傷的戰士組成血肉城牆,死死擋住從被炸毀的大門湧進來的日軍,頓時喊殺聲震天,雙方展開最殘酷的白刃戰。

後麵的日軍被堵著,正急得團團轉時有幾個發現了圍牆有一處坍塌,興奮地攀爬著突進東南門。眼看著三排就要陷入腹背受敵絕境,友鄰一處重機槍陣地,不顧當麵日軍火力壓製,偏轉槍口,將突進的日軍猛掃一空,彈雨又漫向那處缺口。

可這種火力遮蔽是不可能長時間持續的。親臨左近陣地就近指揮的團長放下望遠鏡,轉身看著眼前一群身著不合身棉衣,滿臉稚氣,甚至個子有的沒步槍高的戰士。

這十二名戰士,最大的不超過16歲,最小的還不足14歲,被戰友們戲稱為“小鬼班”。他們大多數是淮北根據地窮苦農民的孩子,有的父母被日寇殺害成了孤兒,26團本來準備送他們去後方學文化,但是還未啟程,就趕上了這次戰鬥。

“團長,小鬼班請求出擊。”年紀最大的班長一臉堅毅地敬禮,其他小戰士眼中也盡是澎湃戰意。

再不舍,可“小鬼班”是唯一能及時增援上去的力量。不同於以往激勵士氣的出擊命令,團長眼中泛著淚花顫聲道,“小鬼們,活下來。”

“請團長放心,堅決完成任務。”

這個完成任務是活下來還是打退敵人?團長沒有問,班長也沒有解釋,也許自從穿上軍裝的那一刻開始,生命與任務孰輕孰重,已銘記於心。

重機槍終於停止傾泄彈雨,但十二個身材單薄的人影,拎著手榴彈狂奔,徑直奔向那道缺口。

已能看到軍盔晃動,隨著班長一聲扔,十二枚手榴彈齊刷刷飛了過去。

轟轟轟……火球在幾聲慘叫中騰起,又是一輪手榴彈爆炸,“小鬼班”順利衝到缺口處。

“好。”團長終於鬆開了緊握的拳頭,下一秒卻又死死握成一團,甚至能看到血管在猛烈跳躍。不僅僅是團長,其餘陣地上時而擔憂地觀注著東大門戰況的連排長們也瞪大了眼睛。

隻見十二名小戰士並沒有如所有人想到那樣隻是封堵缺口,而是兩名機槍射手留下,其餘“小鬼”毫不停頓直接翻過半塌的圍牆。

接下的一幕是戰後三排一位幸存戰士描述的。

“當時,我與同誌們正在與小鬼子對拚刺刀,咱們有地形優勢,小鬼子人多,誰也無法逼退對方。就在我體力快不支時,突然大門外麵,也就是小鬼子隊伍中突然響起猛烈的爆炸。我一看,嘿,十個‘小鬼’如同十隻小猛虎邊狂衝邊扔手榴彈,將一群小鬼子炸得屁滾尿流,沒等小鬼子反應過來,‘小鬼’們舉著大刀、挺著刺刀衝進敵群一陣劈刺,你們猜怎麼著,被打得暈頭昏向的小鬼子拔腿就逃。下麵的一幕你們更猜不到,‘小鬼’們還攆著小鬼子後麵追,急得排長大吼大叫,正準備領著咱們去接應,殺到大麥場的‘小鬼’們拉著兩輛大牛車又跑回來,咱們這下樂了,拾好槍支彈藥,用大牛車將大門堵了個嚴嚴實實。之後,小鬼子就再也沒有突進來過。”

看到“小鬼”一個也不少得重新回到大門口,團長這才長長吐了口氣,也就在這時,一聲冷槍驟然響起。

“團長。”兩名警衛員不顧一切趴在倒地的團長身上,附近幾個戰士撲過來,半跪著組成人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