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皇帝心下震駭,立刻與馬士英商量,要將大批的輜重與糧草緊急送往北邊,以協助徐州的劉良佐,與泗州的劉澤清守衛城池。
而了策應他們,弘光皇帝複令黃得功的留守兵馬,從安慶一帶北上迎敵,填補空缺。
同時,那寧南侯左良玉亦收到聖旨,要他從湖廣北上,直入河南,奪回失地,以減壓徐泗一帶的壓力。
左良玉收到朝廷諭令,不由得陷入沉思。
左良玉心下,出於對南明小朝廷的極度厭惡,以及自身貪婪的野心,並不願意如朝廷諭令那般,率領兵馬北上迎戰清軍。
相反地,他看到現在黃得功餘部亦是北調,整個與湖廣交界的安慶一帶,皆是空虛,僅有其部下馬得功的五萬餘人兵馬留駐於原地,倒是自己可以趁機下手的大好機會。
更何況,他也得到消息,現在的太子已率領全體部下離開九江一路西去,那黃得功親統三萬兵馬護送前行,故而現在那九江之處,隻有黃得功部將譚雄的兩萬兵馬駐守,亦頗為空虛,乃是難得的進攻良機。
左良玉思慮良久,便讓禦史黃澍與湖廣總督何騰蛟,一道入廳敘事,商討下一步到底應該如何行動。
很快,黃澍與何騰蛟二人分別到來,左良玉便立刻將朝廷向自己發來的的聖旨,向二人簡述了一遍。
“二位,朝廷令本侯立即開拔北上,攻取河南,二位以為,本侯接下來,卻該如何行事方為妥當?”
“寧南侯,在下以為,現在清軍大舉進攻,我大明局勢危如累卵,若不盡快發兵北上,隻恐非但河南已失,整個江北一帶,隻怕盡入臥清虜之手矣!”何騰蛟率先發言,一臉憂急的他,聲音顫抖不已。。
左良玉臉上難看,卻並不作聲,隻是將目光轉向正捋須冷笑的禦史黃澍。
“黃禦史,此事,你怎麼看?”
“稟寧南侯,在下卻以為,現在這般時候,朝廷兵馬皆在北邊,完全無力西顧,乃是我軍向那腐朽不堪的小朝廷發動進攻,將其一舉攻滅的大好時機呀!”黃澎目光灼灼:“現在安慶與九江一帶,盡皆空虛,我軍若乘勢進取突然攻擊,隻怕能把黃得功部一舉擊潰,從而一舉拿下安慶與九江這兩座江南重鎮是。二鎮既取,我軍再順流東下,當可一舉滅了那小朝廷,再擁立新主,寧南侯當成就不世之功也!”
“不可!萬萬不可!”黃澍一語未完,一旁的何騰蛟卻是立即打斷:“寧南侯!黃禦史!現在國難當頭,大明已至危及存亡之秋,萬萬不可再自行生亂啊!恕老臣直言,若韃虜拿下江北,那侯爺縱是滅了朝廷重立新主,疆土已喪,又於事複有何補!且萬一戰事不順,鶴蚌相爭,漁人得利,自家人自相攻伐,自相戡滅,豈非徒給外寇亡我大明的最好機會麼?老臣再說一句誅心之語,若萬一大明不存,社稷覆亡,寧南侯身為大明重臣,又將何以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