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代替你活或覺悟
般若如何內心本具?如何能開悟見性?不依靠聖水、符咒或是上師的灌頂加持,要打破內在的黑闇執迷,一切都要靠自己,別人代替你不得!
智閑參訪溈山禪師,溈山禪師問道:「聽說你在百丈禪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是真的嗎?」
智閑答言:「慚愧!」
溈山禪師:「這不過是世間上聰明的辯解,對了生脫死,毫無幫助,現在我問你,什麼是父母未生前本來麵目?」
智閑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沉思許久,請示道:
「請禪師慈悲為我解說。」
溈山禪師:「我知道的,我若為你說破,你將來真正開悟時會罵我。」
我們學佛,如果隻是追求勝境感應,貪得上師指點,為我們免難消災,就錯用心機了。我們若是隻旁觀別人鍛煉身體,自己是不會強壯敏捷的。工作的專業需要係統化的練習,我們想要解悟慧命,又何嚐能夠輕慢貪懶?
道謙禪師與好友宗圓結伴行腳參學,途中,宗圓不能忍受跋山涉水的疲困,三番兩次鬧著要回去。
道謙就安慰他說:「我們發心來參學,現在半途而廢實在可惜。我知道你很倦累,那麼從今以後可以替你做的事,我一定代勞,隻是有五件事我幫不上忙。」
宗圓問道:「哪五件事呢?」
道謙笑答:「穿衣、吃飯、屙屎、撒尿、走路。」
道謙的話,宗圓終於領悟,不隻穿衣、吃飯、屙屎、撒尿、走路。本來,別人就真是沒有辦法代替我活著,想要得參透慧命,又怎能起依賴的怠惰心?
有些人即使信仰佛教多年、深入經藏,能夠把佛書中的道理說一大堆,但是,在生活中無法落實,是非得失不能放下,這樣就不能契合《金剛經》的旨趣。如果將佛教與生活分開,離開生活就沒有「般若」,也就無法了解「空」。
有一個商人,平時信佛,隻是脾氣暴躁,生氣時,常常口不擇言叱罵自己的母親。有一天他到廟裏去燒香,看到觀世音菩薩那麼莊嚴美好,心裏想: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我如果能親自見到,請菩薩幫忙我生意興隆、做事順利,一定可以賺更多的錢。於是他向住持和尚請求。
「法師啊!我要怎麼能見到觀世音呢?」
住持和尚為了度化他的癡迷,就對他說:「你回家去!如果看到衣服穿反了,鞋子套錯邊那個人,就是觀世音菩薩,他是有求必應!」
商人歡天喜地趕路回家,一路上並沒有見到法師所說的菩薩,心裏正氣憤法師騙他,回到家大力的敲門。母親聽到急促的叫門聲,又急又怕的來開門,結果衣服、鞋子都穿反了。
打開門,商人一見母親的樣子,不就是法師所說的觀世音菩薩嗎?他恍然悔悟,身邊的母親,用血乳哺育他,一生終老殷勤的照料他,不就是有求必應的菩薩嗎?商人自此痛改前非,恭敬孝養母親頤養天年。
並非在誦念《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時才有般若,也不是一定要閉關當中才有般若,般若在平淡無奇的吃飯穿衣之中,在平常待人接物處世之中。
龍潭崇信參訪天皇道悟禪師,一住就是二十年,但他始終認為沒有得到一點佛法,於是就去告假離山。
天皇禪師問他:「你要到哪裏去呢?」
龍潭回答說:「我要去參訪佛法。」
「這裏就有佛法了,你還要到哪裏去參訪呢?」
「我來了十幾年都沒聽到你為我開示佛法,這裏怎麼會有佛法呢?」
「哎唷,你可不能打妄語嗬!」天皇禪師說:「怎麼說我這裏沒有佛法呢?平常你端茶來,我就接過來喝;你拿飯來,我就接過來吃;你向我合掌問訊,我就向你點頭回禮;這些處處都在告訴你佛法,怎麼說沒有呢?這些就是佛法,就是生活中的般若啊!」
「哦!這就是般若啊!」龍潭說:「讓我想想看。」
天皇禪師說:「你不能想,想就有分別心,就不是般若了。」
龍潭言下終於大悟了。
這正是「不可思議」,悟在當下。清朝溥畹大師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疏》,講到「爾時須菩提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作如是言」這一段,他解釋:悟道的人,像飛龍乘風乘雨去,尚未開悟的人,則像蝦子、螃蟹,猶在努眼睛。對沒有悟道的人那種茫然的樣子,形容得可謂活靈活現,所謂「燒尾鼓浪成龍去,蝦蟹猶然努眼睛」。
我們一輩子都有頓悟的機會,我們每天都有頓悟的時刻,賴床的人每天在遲到的苦惱中頓悟要早起,體能漸差的人每天都頓悟要運動,但都隻是想一想,習氣難改,所以「悟」,不能隻是一時短暫的「了悟」,要能夠在現實的「實踐」中「體會」,於「現世實用」,才能體悟「生活禪」——生活便是禪,才能逐漸地度煩惱、苦厄,得自在菩提。
《雜寶藏經》有一則婢女與羊相瞋的故事。
有一個婢女,負責磨房的工作。每天早上要把主人交代的大麥、黃豆等雜糧研磨成粉。有一隻羊常常趁婢女不注意的時候,偷吃豆粉。因此婢女常被主人懷疑研磨的豆粉鬥量不足,而被怒叱責打。每次婢女被主人責怪後,就生氣拿起竹杖捶打羊,屢次挨打的羊,心中也積集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