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州試也是共考四科,就是先前所說的那四種,因為詩賦相對比較簡單的緣故,所以隻給了一個時辰的時間。
在詩賦考試結束之後,有半個時辰的休息時間,在這個時間裏考生可以吃些東西交流一番。
因為這次詩賦難度不大,隻是寫初夏,不管如何,考生們也都能寫出來,大多數水平都差不多,誰也不會真的比誰差到哪裏去。
所以在出來之後,相熟之人聚在一起,討論間雖然有人抱怨後悔一二,但內心裏卻也不似那般的嚴重。
“……雲飛兄,詩詞之道,本就是你的強項,今日所出題目又不甚困難,雲飛兄此番必能大放異彩,技壓群雄……”
沈明對著李暢拱手恭賀道。
李暢心中也是舒暢,今日到得後來,他確實是靈機一動,寫下一首好詩,比起之前自己最好的作品,也是相差不多。
此時沈明的話,正好說到他的心坎上,不過這樣的事情卻不好自誇太多,話也不能說的太滿,隻是笑著道:
“羽成說笑了,今日州試,一州應試之人齊聚東平府,考生多達四百之眾,其中不乏臥虎藏龍之輩,我雖也作出一首可堪入目詩詞,又怎敢小覷這諸多學子?羽成快別這樣說。”
沈明笑著伸手拉住他笑道:“謙虛,謙虛了。以我對你的了解,這首詩可不僅僅是可堪入目這樣的簡單吧?
你看看笑的眼角皺紋都顯露了……”
半個時辰一而過,王慶辭別湯隆,也隨著眾人一起往考場進,經曆了與之前一般無二的一套檢查程序之後,再次在座位前坐下。
這次考試的科目是策論。
所謂策論,說白了其實與如今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相差不多,就是主考官對時務,提出具體問題,要求考生進行作答。
考生的答案,叫做‘對策’
一般而言,對策是千字文,當然,也不乏文思泉湧者,洋洋灑灑寫上萬言。
今天的策論的問題已經掛出——‘晉武平吳以獨斷而克,苻堅伐晉以獨斷而亡;齊桓專任管仲而霸,燕噲專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何也?’
王慶視力好,坐在那裏一眼望去就能把題目收入眼中,不似幾個上了年紀的老書生,伸長脖子眯著眼睛,做努力狀,最後還得是出聲請求考官把題目給念上一遍。
這個問題倒是問的犀利啊,直接把矛頭指向了專權的優劣性。這考官氣魄倒是不小!
以前之時,王慶對科舉考試也有不少看不上地方,特別是在讀了《範進中舉》之後,更是對其生出不少惡感。
如今來到宋朝,親自為之努力準備了將近九個月的時間,深入了解之後,才覺得自己以前的看法有些淺顯了。
其餘不說,僅僅是今天這個直接對專權開刀的題目,就足可以從中看出不少東西了。
王慶悄悄的拿目光往周圍看去,大多數考生臉上都是認真之色,氣氛不似之前考詩賦時那樣輕鬆。
王慶看著題目,仔細思考了一陣,提筆寫道——‘生聞公道在天地間,不可一日壅閼,所以昭蘇而滌決之者,宰相責也。
然扶公道者,宰相之責,而主公道者,天子之事。
天子而侵宰相之權,則公道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