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每天隻對90%的時間做出規劃(2 / 2)

內容延伸:“窮忙族”的思維特質

塞德希爾·穆來納森是印度裔的美國經濟學教授,過去很多年,他一直都在為自己的拖延症所困擾,比如他常常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不得不一次性製訂多項工作計劃,但拖延使得他常常陷入無法及時兌現目標的懊悔和自責之中。

在解決個人問題的時候,他將這一壞習慣與自己所從事的國際扶貧工作聯係在一起,並且進行了深入研究,很快發現自己和那些窮人身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窮人往往缺少錢,但是給窮人更多的錢,他們也無法很好地利用這筆錢來致富,他們還是會像過去一樣將獲得的每一筆錢都用來救濟眼前的生活;拖延症的人需要更多的時間,但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也無法很好地利用,更多的時間隻會帶來更大的浪費。

根據這種相似性,塞德希爾·穆來納森在研究之後提出了一個概念:稀缺頭腦模式。按照他的說法,當人們長期缺乏錢、有效信息、時間之類的信息時,對於這些資源的渴求和追逐會壟斷自身的注意力,這時候他們可能會忽略身邊一些更重要的且更有價值的因素,並造成心理的焦慮和資源管理的困難。簡單來說,稀缺頭腦模式就是在長期資源稀缺下產生的行為模式,而當一個人特別窮、特別缺乏有效信息或者缺乏時間的時候,個人的智力和判斷力會全麵下降,並做出誤判。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常常抱怨時間不夠用,以至於自己始終處於忙碌狀態,並且長時間都在為那些看起來很緊急的事情所拖累、所困擾。這種模式限製了他們的注意力和視野,限製了他們對於事務的長遠規劃,他們看到的隻有眼前,隻有眼前發生的事情。一旦人們覺得自己的時間非常短缺,那麼就會想方設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更多的選擇,追求更多的任務,或者拚命擠壓時間,對有限的時間精打細算,最大限度地利用片段時間工作,這種做法會導致他們忽略掉那些最重要的工作任務,反而增加了拖延和浪費的情況。

塞德希爾·穆來納森還提到了一個名詞“帶寬”,它指的是決策力以及決策所需的心力,對於“窮忙族”來說,長期的時間短缺已經侵蝕和消耗掉了他們的帶寬,使得他們無法做出合理有效的決策,也沒有心力做出好的決策,沒有辦法去做更為長遠、更為全麵的規劃,這樣一來,就導致問題遲遲得不到合理的解決。

稀缺頭腦模式雖然是一個新概念,但它卻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大批“窮忙族”,他們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每天都有各種計劃要實施,時間的缺乏使得他們失去了基本的判斷能力,失去了高效利用時間的能力,他們覺得什麼事都應該去做,覺得什麼工作都很重要,因此多數時候都會精神緊繃,陷入“越做越忙,越忙越做”的惡性循環之中。這一類人雖然做得很多,但是卻沒有辦法創造更多的價值,他們的一些行動往往缺乏太大的現實意義。

有人將稀缺頭腦模式比喻成馬太效應,馬太效應來源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這句話延展開來,意思就是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在某一個方麵獲得成功和進步後,往往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將會獲得更多的機會來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反過來說,那些處於弱勢的個體、群體或者地區,則會遭受進一步的剝削和冷落,情況會變得更加糟糕。馬太效應是外在施加的影響,而窮人會認為自己越來越窮,沒有時間的人會覺得時間越來越短缺,這實際上是一種內生資源的馬太效應。

現實情況是,多數人並不缺少時間,隻是被稀缺頭腦模式給束縛住了,而為了避免當“窮忙族”,人們需要借助某種力量來打破這種束縛。那麼該如何脫離稀缺頭腦模式的不良影響呢?

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思維和態度,不要覺得自己時間不夠用,就無所謂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了。每個人都應該給自己一個更精準且更高的定位,即明確自己是專門做有價值的事的,而不是做那些沒價值的事情的,這樣一來,人們可能會優先選擇那些更重要的工作。

其次,要保持理性和冷靜,不要忙中出亂。當自己接受多項任務或者製訂多個目標的時候,不要草率行動,最好先將所有的工作任務列出來進行分析,然後按照等級進行劃分,弄清楚什麼事情是重要的,什麼事情是次要的,什麼事情應該去做,什麼事情可以交給別人去做,什麼事情可以量力而為,什麼事情可以不予理會。當任務順序劃定之後,人們就可以更加自由從容地支配自己的時間。

不過,為了確保人們可以更好地處理好時間與任務之間的關係,每個人都有必要學習一下相關的時間管理知識,掌握更多的時間管理方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