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激發並提升體內的元認知能力(1 / 3)

在時間管理方麵,人們通常都會選擇通過技術來提升工作效率,它雖然有效,可是這種方式往往比較簡單,屬於低維度的方式,還會受到個人狀態的約束。簡單來說,如果一個人從內心就抗拒這麼做,那麼即便工作能力再強,工作狀態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比如一個人非常反感某項工作,甚至討厭給自己下達指令的這個人,但問題在於他可能需要依靠這份工作來養活自己,因此不得不遵守命令行事,不得不去完成工作。在這種掙紮的內心狀態下,個人的工作狀態必定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個人的工作必定會遭受嚴重的幹擾。

通常情況下,大腦始終扮演著一個非常挑剔的角色,它會依據人們的認知做出判斷,並將這種判斷轉化成為情緒,而情緒是影響工作狀態的關鍵因素。大腦的敏感和挑剔容易引發一些矛盾和糾結,畢竟很多時候人們都是身不由己地麵對生活,人們無法按照自己的意誌來左右生活,來選擇做自己最喜歡的事,而既然達不到這個要求,大腦就可能會對那些不盡如人意的東西提出抗議,最簡單的就是鬧情緒和紊亂思維。

從執行的角度來說,放任大腦胡思亂想肯定不行,為此要主動引導大腦做出改變,或者對大腦進行有效的管控。那麼該如何來管理和控製自己的大腦呢?

心理學家提出了一個概念:元認知。元認知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學習活動的認知和監控,這是一種自我審視的能力,主要是針對自己的思想、思考模式進行審視。它主要包含了兩個方麵的內容:元認知知識、元認知控製。

元認知知識包括自我認知(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我的優勢和不足是什麼)、任務知識(任務的內容,任務的特點,和其他任務有什麼聯係)、策略和方法知識(完成任務的策略,策略是否適合自己,哪些需要調整)。

元認知控製是對認知行為的管理和控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思想,都會對某一件事產生自己的看法,或者產生情感上的體驗,而元認知需要對這些想法進行審核與考察,需要對個人的思考進行思考。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元認知近似於分裂。它主要包含了三個方麵:計劃、監視和調整。大腦首先會製訂相應的工作計劃,製訂目標和實現目標的策略,接下來人們會對整個計劃的實施進行監控,分析並反思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確,是否達到了要求,反思自己是否足夠認真。通過監控,可能會發現一些問題,此時人們可以對自己的策略、方法、目標進行適當調整,確保盡快解決問題,進入正軌。

一般來說,人們單純地想“我覺得這個時間安排方式很好”,“我正在做一個完整的計劃”,這些都屬於認知活動。而元認知就是對認知活動進行認知,它是核對認知活動是否合理的一種能力——“我思考‘覺得這個時間安排方式很好’的想法是否正確”。人們“跳出來”觀察和分析自己行為和想法的能力,就是元認知能力的體現。這種說法聽起來很繞口,下麵用生活化的例子來進行解釋。

比如有個人一麵對工作就會習慣性拖延,他會不斷給自己尋找一些理由:“今天太累了,今天沒有時間了,明天再做吧!”這個時候,大腦內部的另外一個聲音會跳出來說:“如果今天沒時間,難道明天就會有時間嗎?今天覺得累,難道明天就不累嗎?”某人覺得老板不好,因此消極怠工,而且想要跳槽,這時內心會跳出另外一個聲音:“消極怠工,老板就會對你好一點兒嗎?跳槽,難道就能找到一個比這更好的公司和老板嗎?也許換一個工作,條件還不如現在這個。”這些提醒和反駁的聲音就是元認知在工作的具體表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