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相視無言,憑空生出些火藥味來,林嬌嬌從中協調,這才勉強緩和了氣氛。
下午時,廚娘如約而至,聽說家裏以後要添一個人的飯菜,她欣然答應,也未提要加工錢之事。
對廚娘而言,林嬌嬌是個好雇主,工錢從不拖欠,平時也不克扣工錢,對她態度又好,她跟過那麼多個東家,就屬林嬌嬌是最好相處的。
除非實在顧不過來,她都不會對林嬌嬌說個不字。
晚飯時,有小玉買回來的熟食加餐,桌上飯菜較為豐盛。
劉蕭竹神情凝重,為之前孫澤宇給他建議他未接受而感到愧疚,吃飯時還向他道歉。
孫澤宇此時已經釋懷,“你不用和我道歉,放棄科舉,真正影響的是你和你的家庭,於我或於嬌嬌,我們作為朋友,隻是替你感到惋惜。”
頓了頓,他又說道,“書院之事,我明日還是會幫你問問,到時去或不動去,你自己考慮清楚。”
劉蕭竹‘嗯’了一聲,未再繼續這沉重的話題,改問起他們倆在京城的生活,說起日常,林嬌嬌比較在行,她接過話頭,和他介紹起京城與家鄉的不同之處。
一頓飯下來,讓劉蕭竹對京城有了比較直觀的了解。
飯後,她讓小玉領著劉蕭竹四處逛了一下,把茅房和浴室等位置告知於他,這才隨孫澤宇回房。
關上房門,孫澤宇不住的歎息,他自己就是從科舉這條路走出來的,自然也想讓身邊的朋友也因此受益,孫小生當初同樣是不太自信,可通過努力,最後還不是也做上縣令了,哪怕是一地方小官,也要比經商強。
他不是貪圖虛名,而是在這片土地上長大,深知做官和平民百姓的區別,做官不一定要欺壓百姓,不一定要搜刮民脂民膏,但隻要做了官,至少不會被一般百姓隨便欺壓。
劉蕭竹在書院碰到的事,和他以前被張夫子那小兒子再三挑釁也沒什麼兩樣,都是自己家境不夠好,被人欺淩罷了。
隻是劉蕭竹碰到的人比他碰到的更加惡劣,最後的下場比他當時要更加淒慘。
可若是他遭遇此事,有人能夠助他一臂之力時,他一定會抓住那救命稻草,先把自己那一關給過了,等到得勢時,再好好報答當初給自己以幫助的人,並且自己的家庭也能夠因此而受益,這才是一個良性循環。
林嬌嬌見他愁眉不展,恨鐵不成鋼的模樣,不禁在旁勸解幾句。
“這每個人從小的境遇不同,思考問題和做決定的方向不同,你不能要求他像你一樣思考和決定,就像你讓我挑,我也會選經商,而不是科舉。”
孫澤宇看了她一眼,歎道,“你是個女子,本也不能參加科舉,在其他選擇裏,自然是挑你擅長的去做,你有經商的天賦,他也有,這我並不否認,我隻是覺得這一兩年間,他隻要再咬牙堅持,萬一……能有所成就,起碼不負他前麵這麼年來的付出。”
林嬌嬌原本不是這意思,就算她有資格參加科舉,她估計也還是會選經商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