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波的大表哥建議侯波和龔琪誌遠一人拽一頭,使勁往兩個方向扯,時間長了,人就扯長了。
其實,侯波的大表哥這是瞎說八道,在戲弄人。
這個方法聽起來有點扯淡,但是看著大表哥丁丁然,正兒八經的樣子,侯波將信將疑,想不出使白小凱盡快長高的辦法,實踐出真知,試一試也不妨,反正扯人有扯不死。
侯波把他大表哥出的主意跟白小凱講了,白小凱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這與拔苗助長有異曲同工的效果,隻不過成語裏那個人心急了,拔得太狠才把苗拔死了。
主意一定下來,白小凱命令龔琪誌遠和侯波,每天定時到他家來扯他,想盡快把他“扯長”,盡快長高點。
涼席鋪在地上。
龔琪誌遠兩手摟著白小凱的胳肢窩,侯波摟著白小凱的小腿,兩人的腳底對蹬,根據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的原理,這樣以來,腳底的壓力,就對白小凱的身體產生了相應的拉力。
堅持扯了一個星期,效果明顯,牆上鉛筆畫的刻度增高了1厘米。這是實實在在的一厘米,也就是十毫米,沒有踮腳,沒有“偷油”。
“扯”了一個星期,就長了1厘米,以此類推,這樣算來,七十天就可以長10厘米,再努力一兩年,長到兩米是很有可能的了。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非常好的趨勢,很有可能是一項重大的科學發現。
白小凱暗自高興,叫侯波和龔琪誌遠保密,再驗證一段時間,就可以考慮申請專利了。
但是,接下來的事卻叫白小凱失望了。
剛開始覺得好玩,有意思,時間長就厭煩了,這樣一來,龔琪誌遠或者侯波找種種借口“請假”,少了一個人,沒法扯了。
白小凱看到電視上講,宇航員在太空零重力的環境中,生活一段時間回到地麵上之後,身體就會長高幾公分。
零重力環境那是在宇宙飛船,或者是空間站才會有的,自己又不是宇航員,肯定沒有這個條件。
正為這事憂愁,一個電視劇裏的鏡頭使白小凱茅塞頓開:一個人兩腳被綁住,倒吊著,頭朝下。
人體倒掛,受到地心的引力,重力對骨骼產生的壓力不但消失了,反而成了拉力,這樣以來必定對骨骼生長有一個促進作用,長個子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白小凱的靈感被激發了,自己就可以完成的事,也用不著求人了。
說幹就幹,到電焊鋪子裏定做了掛門框的鐵鉤,腳踝拴布帶掛上麵,把自己反吊著,一個人每天就這樣幹。
有一次吊的時間太長,沒有體力引體向上,無法抓住上麵的門框,無法摘掉套在腳脖子上的布帶,白小凱以為自己就這樣要被吊死了。好在他爸爸那天回來,開門進屋,看著他這樣子,以為他尋死,臭罵了一頓,不由白小凱解釋,把他那些“倒吊”的家什都給沒收了。
“倒掛金鉤”長高的方法行不通了,還得求侯波和龔琪誌遠兩個人把他往長裏扯。
這天,三個人又聚到一塊,買了好吃的,到白小凱家關了門,飽了口福,坐到沙發上,把腳翹到茶幾上,喝著可樂,白小凱又講起他想長高的事。
“我從根號2的高度長到根號3的高度,用了五年,真不容易,我在你倆的“拉扯”之下很快就會長到根號3,這裏麵有你們的功勞,我得感謝你們。”白小凱對龔琪誌遠和侯波說。
“難道你還想長到根號4嗎?”龔琪誌遠不想繼續幹那費勁的傻事,對白小凱說。
“當然,長到根號4最好,這樣我就可以輕鬆進入市青少年隊了,球技上再稍微提高一點,以後進入八寶洲青少年隊,參加全國青少年籃球聯賽問題就不大了,隻要我稍微努力,很可能成為主力球員。”
“根號3是1米73,根號4正好是兩米。這個有點難度,自從你向我們表露了你的偉大夢想之後,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就是成年人,走在大街上也沒看見一個有兩米高的,更沒看見到過兩米高的中學生。”
“所以你們要給我想想辦法,如何才能長兩米高,不,退一步,1米9高也可以,我要辛苦地練好我的球技,不說進入八寶州少年隊,進入方程市少年隊還是有可能的。”
白小凱認為自己進不了市青少年隊,進不了省青少年隊,更進不了國家青少年籃球隊,不是因為自己的技術水平不高,而是個子不足夠高。
籃球比賽全憑個子高,個子高就占絕對優勢。
這太不公平,太不合理了。
白小凱暗下決心,將來競選聯邦總統、聯邦議員、聯邦議長,競選奧委會主席,競選國際籃球管理委員會主席,把籃球比賽的規則改一改,像舉重、摔跤比賽一樣,籃球比賽按個子的高矮,分成幾個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