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情海生波 七(1 / 2)

進入9月,緊張忙碌的求學生涯又開始了。黃誌斌和他的同學一樣,需要盡快擺脫暑假帶來的疲軟、倦怠,刺激一下大腦溝回,使大腦再度高速運轉起來。每天幾乎就是四點一線:宿舍——教室——食堂——圖書館,周而複始,始而複周。

但黃誌斌慶幸的是,在這枯燥乏味的大四開學期間,有兩位美人可伴:一位是嬌俏可人的日語女教師吉川麗奈,她不請自來,時不時給他一些精神慰藉,當然臥榻之歡是一時再也享受不到啦——“你還是一個學生,你不能被情#欲擺布,好好專心學習啊,青二才”。

另一位就是他新拜美女舞蹈老師——南芸。“黃學長,想不到你很有樂感啊,不僅頭腦聰明,腳上神經也很發達啊,讓我們共同進步吧。唉唉唉,學長,你想什麼不該想的呢,你有……反應啦。”

黃誌斌花了大量時間認真地閱讀了吉川麗奈交給他的日本十所著名高校的介紹和各校招收國際留學生的簡章,還抽空去圖書館查閱了這十所日本高校的有關資料。

經過一番盤恒思量,他終於在開學的第二周確定了投考的目標,用英語填寫了“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提供的備選留學生報名表,並來到吉川麗奈的住所,把表交到了她的手中。

吉川麗奈認真地查看了黃誌斌填寫的表格後,問他道:“你為什麼要投考京都大學?這所大學在日本的名氣可是低於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的。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位於我國首府東京,據我所知許多中國留學生都傾向於投考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而京都大學地處我國的舊京京都,你能和我說說你投考京都大學的理由嗎?”

“我認真地翻閱了您提供給我的資料,抽空去學校圖書館又查閱了這十所大學的資料。從各校招生條件、學校在日本國內和國際上的排名、學校的曆史、學校辦學的特色、學風、學校的管理、獎學金製度、勤工助學條件以及專業的設置幾方麵綜合考慮,我決定選擇京都大學。京都大學時日本排名第二的國立大學,在貴國是僅次於東京大學的學科齊全、規模宏大的國立綜合大學。它的經濟學部含經濟學、經營學2個分支、11個講座(專業),大學院(研究生院)設立經濟學研究科,適合我的專業方向。”

黃誌斌一口氣說了一大堆,顯然他對報考京都大學留日研究生的準備是十分認真、細致的。

“而且有兩個人也影響了我對京都大學的興趣:一個是我國的張風波博士,他是我國改革開放後首位學成歸國的經濟學博士,1986年3月獲京都大學經濟學博士在留學日本期間,率先利用微電腦進行經濟分析,震動日本學術界,他是我的偶像;另一位嘛,我想你一定認識,猜猜看是誰?猜對有獎哦。”說著黃誌斌挨近了吉川麗奈,伸雙手環住了吉川麗奈。

吉川麗奈低頭思索了一會兒,麵露笑容說:“我知道這人是誰。這個人年方四七,氣度萬千、儀態大方、學貫中日、通古博今。但也命苦福薄,容易招惹色狼,垂涎三尺,睽睽在側。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