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和美國外交官這件事,盡量不要讓美軍當中的黑人士兵進駐奧地利。”艾倫威爾遜點點頭道,“實話,倒是忘記了相關的事情。那些自大的美國人,要是沒人和他們,他們敢趴在地上自己正在強奸地球。”
艾倫威爾遜心中一動,這個年代歐洲還沒有被白左籠罩,一旦軍中士兵和當地婦女發生了點什麼,沒有後遺症還好,萬一生了孩子。
至於其他國家的士兵所留的孩子則沒有這個問題,但有一個群體例外,美國黑人士兵。黑人士兵和白人士兵不一樣,這是純粹的種族問題。
英法雖然不像是二戰爆發前這麼強勢,但沒有美國有錢還可以用別的辦法。艾倫威爾遜回憶,在二戰剛結束的十幾年時間,美國人在歐洲人眼中的印象,一直是沒有文化的鄉巴佬,這種印象沒準就宣傳戰的功勞,不定就是英法率先搞出來的。
一旦完成了南斯拉夫的事情,艾倫威爾遜就準備調查一下美軍的黑人士兵的犯罪問題。
“彼得羅夫先生,我們來了。”剛剛進入愛波斯坦宮,艾倫威爾遜就張開雙臂,在美國和法國外交官麵前不避嫌的表示友好。
“艾倫先生,歡迎你。”彼得羅夫哈哈大笑,和艾倫威爾遜擁抱在一起。
愛波斯坦宮燈火通明,和外麵的百業凋零形成鮮明對比。酒會要辦,事情也要談。現在奧地利處在十萬紅軍的控製下,關於分區占領,以及維也納的管理辦法,大家絕對不能避諱什麼。
友好隻是一九四五年的政治正確,該爭奪的利益也要爭奪。處於蘇聯對奧地利的實際占領,艾倫威爾遜才拉上了美國和法國外交官一起來到愛波斯坦宮。
蘇聯人又不像是那個和愛波斯坦宮同名的富豪,給這些帝國主義的客人安排毛妹蘿莉,那大家就別客氣了,雖然沒有正式談判劍拔弩張,可一套一套的外交辭令下,一樣充滿了籠罩在話術中的交鋒。
簡單來,維也納誰的算?這基本上就是為日後柏林的爭奪預演。他還要去南斯拉夫邊界,迫切的要在草案上留下自己的痕跡,雖然不指望拿出什麼決策,卻可以為以後的接手者做好準備。
首先是要解決,維也納市內的流通問題,這一點艾倫威爾遜得到了美國和法國的支持。他不知道還能得到一個總政委的支持。
在經過了三的時間斡旋,最終美蘇英法四國的外交官出具了一張維也納身份證頒發下去,想穿越各個占領區之間的界限,必須出具一個由盟軍頒發的身份證明文件。
這份文件由德語,英語,法語,俄語四國語言撰寫,由四個國家所有駐紮在奧地利的權力機構審核,每份文件上要蓋十一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