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2 / 2)

艾倫威爾遜直接開始長篇大論,從占領區的劃分,到目前的國際局勢,將軍和政客到底哪裏不同,蘇聯人會做出什麼反應等等。關鍵是英國為什麼不能接收邊境地區的難民,甩鍋。

“艾森豪威爾將軍,難道會一直和蘇聯和平共處麼?”米哈伊洛維奇被澆了一盆冷水,看來還是自己太樂觀了。

“嗬嗬,上校先生,你認為呢?蘇聯號稱無產階級的祖國,而目前經過了數年戰爭的歐洲,可以說絕大部分人都是無產階級。”艾倫威爾遜嗬嗬一笑,“法共一百萬,意共二百萬,英國本土都有十萬,誰都知道蘇聯紅軍現在的影響力非常大,我們怎麼知道,一旦開戰要征兵的群體,是跟著我們打蘇聯,還是跟著蘇聯打我們?”

“就算是德國境內,德國人和蘇聯人有仇,我們也不能斷定德國人就熱衷於複仇,沒準已經被打的嚇破膽了呢。”艾倫威爾遜說到這停頓了一下,明白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就要有人推一把,“其實選擇題是最簡單的,無非就是對和錯。”

“我馬上要離開奧地利了,英國要在柏林舉行一場閱兵式。”艾倫威爾遜不知不覺的加重了砝碼。

終於,米哈伊洛維奇開口了,“我們會在四國聯合閱兵式前一天的晚上越境。我們如何讓大家都跟著我們走呢。”

“大英帝國再次出賣了你們。”艾倫威爾遜直視著米哈伊洛維奇的眼睛,毫無道德的給出了這樣一個答案,“到時候的你們,手裏的武器已經全部上繳,可以說是手無寸鐵的難民,一旦到達巴伐利亞邊境,就直接衝過去。”

“如果美國士兵開槍的話?”米哈伊洛維奇顯然有所意動,但還是猶豫的發問。

“我相信蘇聯人會非常樂於見到這一幕的!”艾倫威爾遜滿臉的不甘我事,“這取決於美國人的選擇,他們選擇開槍就是鎮壓難民,被蘇聯人抨擊,如果放任就必須收留你們。從頭到尾英國都樂見其成,隻是尊敬的米哈伊洛維奇先生,英國在當中沒有作用。你隻是作為南斯拉夫祖國軍的領導人,單純的為部下求得一條生路。”

“對,我應該為了祖國軍的部下們考慮問題。”米哈伊洛維奇這麼嘟噥著,已經決定了決心。

艾倫威爾的伸出了手,和米哈伊洛維奇握在了一起道,“米哈伊洛維奇先生,我要去柏林了,不耽誤你們這一場自發的求生行動,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還有見麵的機會。”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剩下的問題是美國人的問題,抨擊是蘇聯人的權利,和大英帝國無關。他還要回到柏林,去參加英國閱兵式。

大英帝國好歹目前還是美國和蘇聯的堅定盟友嘛,當然可以首先享受在柏林閱兵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