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我們要為一場重要會議預熱。”艾福爾神神秘秘的說道,“非常重要的會議。”
非常重要的會議?艾倫威爾遜猛然想起來,波茨坦會議?提前了?
他當然知道波茨坦在哪,大柏林市的西南郊區嘛,在位置上算是很安全的,距離大柏林市並不遠,駐紮在大柏林市的四國部隊,可以讓任何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消失。
波茨坦會議,當然談論了很多問題,但主要問題就這麼幾個,戰後的歐洲秩序誰說的算,勢力如何劃分,戰前蘇聯和德國一起分了波蘭,德國雖然戰敗了,但是蘇聯沒有戰敗。
指望蘇聯讓出占領的波蘭東部,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在說波蘭和蘇聯之間的問題非常複雜,帝俄時期,波蘭是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蘇波戰爭,波蘭虐殺戰俘的行為等等問題,都不好解決。
問題在於蘇波戰爭的當事人之一,可是現在蘇聯的領導人斯大林本人。蘇波戰爭的失敗,在蘇聯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給了斯大林很大的難堪。另外涉及的人物,還有蘇聯紅軍之父托洛茨基,有著紅色拿破侖稱號的圖哈切夫斯基。
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在作戰方案和部署上的嚴重分歧和相互鬥爭。對波蘭作戰托洛茨基倚重西線,而斯大林則側重西南線:戰敗後托洛茨基認為,蘇波戰爭中斯大林麾下的西南線方麵軍遲遲不向主要戰場——西線方麵增援是紅軍失利的一大原因。
波蘭可是讓斯大林被托洛茨基強行扣鍋的地方,因此蘇聯是絕對不會吐出蘇聯占領的東部領土的,所以最終是德國東部領土被波蘭占領作為補償。
隻要稍微一想,艾倫威爾遜就知道這個決定戰後歐洲秩序的會議,肯定會持續很長時間。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艾倫威爾遜走到窗戶邊上,一隻手握著窗沿不著痕跡的問道,“這麼一看,我們是為了即將舉行的首腦會議進行預熱?”
“倫敦方麵說的含糊其辭,大概就是這樣的吧。”艾福爾忙活著自己的事情,無意的說道,“七月份就大選了,可能丘吉爾首相想要增加一些把握。”
“這就解釋的通了。”艾倫威爾遜果斷接受了這個解釋,這不就是丘吉爾非常著名的那次敗選麼?參加波茨坦會議一半,灰溜溜的返回倫敦,換了新首相來繼續參加會議。
在公務員的立場上內涵了一下某些政客,艾倫威爾遜沒有覺得哪裏有問題。曆史上丘吉爾可能是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本時空忽然考慮到這個問題了,這也十分正常,政客怎麼會不考慮選舉呢?
但他心中也有些擔憂,才剛剛埋雷完畢,要是正好趕上波茨坦會議的時候爆炸了?扶著窗沿的艾倫威爾遜臉色陰晴不定,歐洲這邊的事情太複雜了,他現在其實已經有些懷念英屬印度的快樂生活。
比起歐洲這邊的複雜情況,還是英屬印度的政治環境更加的輕鬆。如何分配,怎麼處理,英屬印度政府還有著絕對強勢的地位,退一萬步說,撈錢也撈的心安理得,不擔心被別人發現,大英帝國的繁榮不愧是建立在殖民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