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1 / 2)

很難想象,在美英蘇三國領導人對著照相機擺造型的時候,三國會議廳當中,竟然是這樣一幅場景,不過基本的數學邏輯和三國曆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那就是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在各自自自話的時候,很難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我們的外交官和美蘇兩國進行了坦率的交流,各國也都拿出來了具有建設性的意見。”艾倫威爾遜話鋒一轉,保持著雙手抱胸夾著文件袋的姿勢,對著外交大臣羅伯特·艾登道,“我們第一個被美國和蘇聯反對的提議,是關於用占據蘇占區麵積要挾蘇聯人的建議。”

“蘇聯人其實反對也不奇怪。”外交大臣羅伯特·艾登苦笑一聲,他對首相丘吉爾那種明目張膽的要挾,心裏也不是很同意,但丘吉爾是首相,兩人都在保守黨,隻能聽之任之。

“額!確切的,反對的是美國人。美國人表示尊重雅爾塔會議的劃分方案,反對大英帝國片麵的,缺乏理智的,破壞團結精神的單方麵要求。”艾倫威爾遜一邊回憶美國人的措辭,一邊原封不動的重複道。

“我就知道,美國人是不可信的,他們簡直在羞辱我們。”羅伯特·艾登一聽,忍不住吐槽,他本以為第一個反對建議肯定會來自於蘇聯,卻沒想到來自於美國,就在昨,到達柏林的杜魯門總統還和首相丘吉爾相談甚歡。

艾倫威爾遜默不作聲,美國和蘇聯兩個年輕人不講武德,偷襲了大英帝國這個統治世界三百多年的老同誌。不過出於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的角度上,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對於眼前外交大臣的吐槽,艾倫威爾遜也就是聽聽,羅伯特·艾登肯定隻是而已,因為蘇伊士運河戰爭證明了,一個人是可以掉同一個坑兩次的。

“大臣,美國人提及最多的話題,還是蘇聯對日作戰的問題。”艾倫威爾遜看來,占了一塊蘇占區不過是問題,根本就不應該成為波茨坦會議的談論重點,提醒道,“聽剛剛結束的衝繩戰役,美國人損失很大,衝繩嚴格來還不是日本本土,慘烈的傷亡已經令美國人心有餘悸,如果進攻日本本土的話,美軍的傷亡無法估計,從今的第一輪會議來看,是美國有求於蘇聯。所以堅持對蘇聯首先發難,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衝繩戰役其實剛剛結束沒幾,這場登陸戰曆時八十二,攻方為美軍,守方為日軍。雖然最後美軍全殲守島的十萬日軍,但自己也傷亡了近八萬人。

這對美國來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要知道,之前的瓜島戰役和硫磺島戰役,雖然同樣激烈,但美軍一共陣亡了不到兩萬人。

最令美軍感到震撼的,其實是衝繩戰役前後,日軍發起的菊水作戰,先後動員十次敢死隊,成了和平教的先驅者。以同歸於盡的自殺式進攻方式,讓衝繩戰役前後的美軍大為震驚!

這場戰役雖然最後獲勝了,但美國人對日本兵那種喪失理智的瘋狂和同歸於盡的做法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走遍全世界,美軍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對手,一個的衝繩已經這樣了,萬一真的登陸日本本土,一直在世界大戰當中沒受到大損傷的美國,要損失多少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