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當然是一件好事,相信杜魯門應該為此高興吧。”艾德禮首相用平淡的口吻回答,語氣當中全無興高采烈,“說不定我們的前首相,也非常的高興,可這和我們關係已經不大了。”
然後看向艾倫威爾遜道,“艾倫,從你剛剛的回答可以看出,我們已經把東歐出賣給了蘇聯,是不是這樣?”
額!艾倫威爾遜腦筋急轉組織語言道,“所謂的出賣不過是利益交換,可以說是外交的另外一種說法,其實糾結於是否出賣的這個詞彙,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從本質上來說,大英帝國是一個全球殖民帝國,歐洲的事情當然是十分重要的,可是現實情況在提醒我們,東歐已經在蘇聯人的控製之下,我們順理成章的承認這種控製,倒也不完全是出賣。”
“毫無疑問,歐洲現在已經引起了蘇聯和美國的窺視,這一點我們要承認現實。在全球利益的角度上,大英帝國目前最要緊的是穩住陣腳,保全其他方麵的利益,因為在歐洲這邊至少我們還有美國和法國站在一條戰線上,處在全球角度問題就複雜了許多,敵人和朋友的角色可能會轉換。”
“在可預測的未來,蘇聯可能會在東歐找麻煩,丘吉爾先生也是預見到了這一點。經過通盤考慮用波蘭做了交換。但是在全球角度上,蘇聯的海上力量聊勝於無,十年之內不可能對大英帝國的全球利益造成衝擊,但另外一個國家就沒準了。”
艾倫威爾遜口中的另外一個國家,毫無疑問是美國人。隻有美國人現在有比大英帝國更強大的海上力量,對分布於全世界各地的大英帝國殖民地進行滲透。
現在的問題是保東歐還是保殖民地?不用多說不少人都希望兩樣都保,可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在之前的談判當中,大英帝國真的出賣了東歐?”艾德禮首相沒有被艾倫威爾遜這種初級話術繞進去,仍然不改初衷的問道。
“尊敬的首相,外交大臣。出賣這個詞彙過於負麵了一些,外交就是這樣的。理論上我們全都要有,可一旦談判開始,必然是有人有有人沒有。”亞曆山大卡多根開口打圓場道,“我們本質上沒有力量製止蘇聯做什麼,但是把蘇聯的影響控製在一定範圍之內倒是可以嚐試的。”
“比如說呢?”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開口問道,“蘇聯還可能威脅到哪裏?”
“近東的土耳其、中東的伊朗。”在亞曆山大卡多根思考的時候,艾倫威爾遜已經給出了回答,“蘇聯是一個大陸國家,對不凍良港有著一直以來的追求,這一點不是秘密。但是蘇聯和它的前身帝俄都沒有達到目的,所以之前的對日作戰問題,我們才答應美國人幫忙,希望蘇聯在遠東找到港口,可以收斂一下。”
“土耳其是圍繞著黑海海峽的通行權問題,這件事我們不開口,美國人也會提供幫助。最為關鍵的是伊朗的問題,其實保持現狀已經是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如果伊朗引起了蘇聯的貪心,我們無法阻止,所以在英國和蘇聯的私下交易當中,我們必須從蘇聯那裏取得對伊朗安全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