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2 / 2)

如果海軍不夠,當然還有戰後備受關注,大英帝國中流砥柱的皇家空軍。至於陸軍馬鹿,不提也罷。

但一定要動用陸軍的話,如果美國非要要求一定數量的地麵部隊,跟隨大英帝國南征北戰的尼泊爾雇傭兵隨時處在待命狀態,相信一定會隨時出動的,最重要的是省錢。

並不是英國對親密的盟友搪塞,關鍵是英國確實是不以地麵力量見長。雖然如果蘇聯也隻有英國的五千萬人口規模,英國未必就怕蘇聯的陸軍,但這件事美國人沒有必要知道。

從外交部常務次長伊斯梅那裏,艾倫威爾遜得到了關於蘇聯缺席最近的聯合國決議消息之後,他就繼續補充自己的報告,“種種跡象表明,蘇聯是選擇遠東為突破口。這對歐洲方麵來是好事,但我預測,一旦戰爭範圍擴大,為了防止歐洲國家幫助美國,蘇聯一定會加大歐洲方向的地麵力量。”

英國才剛剛終結配給製沒多長時間,肯定是不想戰爭範圍擴大的。

與東亞其他地區不同,英國與朝鮮半島沒有什麼曆史聯係。許多英國士兵甚至在地圖上都找不到朝鮮半島。盡管就在幾年前,一些英國士兵還遭遇過韓國士兵——回想起他們在日本戰俘營中遭到韓國衛兵的殘酷對待。

但即便是這些痛苦的回憶,也無法阻止韓國在大多數英國人眼中顯得異常遙遠。

在涉及到如果無法避免地麵部隊參戰的段落當中,艾倫威爾遜鄭重警告,英國的立場應該是處在保存韓國存在的立場上,如果反攻成功也絕對不能踏入北方的土地。

報告完成,艾倫威爾遜提交報告,隨後離開了白廳,去找尊敬的海務大臣蒙巴頓敘舊,因為帕梅拉蒙巴頓去巴黎,給法國股東畫餅了,他隻能和尊敬的嶽父談談心。

一九四五年,希望日本言出必行本土決戰的英國代表人物,就是不斷服美軍一定要登陸日本清算日本全國的蒙巴頓。

“哦,真的會讓美國人手忙腳亂嘛?”蒙巴頓將軍對艾倫威爾遜的話,明顯更加感興趣。雖然當初日本沒有本土決戰,讓他的期望落空,但時隔五年如果能找回來的話,也是一個不錯的結果。

“尊敬的將軍,還是那句話,這取決於戰爭的規模能夠被控製住。”艾倫威爾遜實話實道,“如果不是蘇聯的人口損失過大,我就是白廳最支持馬上和美國結成軍事同盟的人,蘇聯體製的國家,通常都要比表麵上更加強大。尤其是亞洲地區更是如此,當地頗為窮困,蘇聯的主張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這一次的翁婿見麵當然是有效果的,蒙巴頓表示願意試試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勇士號戰列艦的重啟,將其調往遠東地區。

艾倫威爾遜表示了感謝,“其實對於現在普遍的殖民地來,戰列艦比航空母艦更具有威懾力,有海峽對麵的印尼尤其如此。”

蒙巴頓將軍和普遍的英國人一樣,根本不知道朝鮮半島到底什麼樣,作為蒙巴頓的女婿,艾倫威爾遜當然義不容辭的解答了,表示韓國是日本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中,韓國人踴躍參軍,為大日本帝國奮戰到底。

作為一個立遺囑連葬禮都不讓日本人參加的人,現任第四海務大臣蒙巴頓秒懂,臉色也晴轉多雲,意味深長的道,“原來是這樣,那可真是有意思了。”

“雖然我們都認為,這一場戰爭和英國無關,但是如果美國一定要求的話。我們也是很難拒絕的。”艾倫威爾遜麵帶難色,“隻能想想辦法。”

“皇家海軍當然隨時準備出動,讓我們現在就開始準備,跨越半個地球去幫助美國人。”蒙巴頓將軍想都不想的道,他覺得美國人應該等得起幾個月。

“我們畢竟是幫助美國,那一場戰爭更多是美國的責任,現在美國認為自己下無敵。我們不應該搶奪美國人的風頭,就算是派出地麵部隊,也不應該踏上分界線以北的土地上。如果戰爭規模被控製住了,就讓美國人自己享受勝利的榮光,反正和我們也沒有什麼關係。”

蒙巴頓認可女婿的看法,畢竟是東方學專家,這個人設立的還是非常成功的,不然也不會被召回。回到倫敦一之內,艾倫威爾遜就讓軍方大佬和白廳統一了對這場戰爭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