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一個好消息吧,但艾倫威爾遜心知,指望三千五百公裏射程的藍光導彈,還是不能對蘇聯產生威脅的,陸基導彈英國肯定不能放在自己的國土上,雖然那更近,可以威脅蘇聯歐洲部分的精華地區。
可同樣英國的抗打擊能力,和蘇聯不是一個級別,所以就算是有也不能部署在本土。
部署在其他地點,三千五百公裏的射程就不夠了,如果部署在加裏曼丹島,必須跨越整個東亞在能夠夠到蘇聯,這就要六千多公裏的距離。再到蘇聯歐洲部分,所以藍光導彈的射程遠遠不夠,至少八千到一萬公裏的射程才值得部署。
不過藍光導彈的彈體,用來發射衛星已經夠用了,作為監管火箭項目的高級專員,艾倫威爾遜馬上把這個想法通過行政命令,告知武麥拉發射場。
藍光導彈的變體為兩個方向,第一是增加射程,為陸基打擊做準備。第二個標準截然相反,要縮小藍光導彈的體積,這樣才能被安置在核潛艇當中。
電報中對此做了解釋,艾倫威爾遜也告知了妻子帕梅拉蒙巴頓,會過段時間去珀斯看她。
有孕在身的帕梅拉蒙巴頓沒閑著,在承接運營西澳大利亞水電係統的同時,因為帝汶島的油氣開采問題,正在和澳大利亞政府和西澳大利亞州政府,談及修建油氣管道,將帝汶島的油氣資源輸送到澳大利亞的事。
暫時雖然沒見麵,夫妻二人卻時刻保持聯絡,互相督促,促進共同進步。
艾倫威爾遜勵誌為英國打造一個,連接世界礦山和世界上兩個人口最密集地區的中轉站。從這一點來說,馬來亞殖民地是最合適的地方。
地利是馬來亞殖民地當前最顯著的優勢,也是唯一能夠利用上的優勢。
人口規模是不要想了,短期內馬來亞是不可能追上日本的,不過日本那破地方,丟了北海道對外依賴更加嚴重,算是一個利好消息。
人們能夠親身經曆的幸福感,用衣食住行四個字就能概括。這個一個人的活動息息相關,為什麼後世的日韓賬麵數字很漂亮,日韓國民卻總覺得比歐洲的發達國家更疲憊。
就是因為本土資源貧乏,無法把衣食住行的成本壓下來。日本農業是一個拖後腿的存在,天價西瓜用來保護農民利益,同樣也需要日本公民買單。
日本的出租車相當貴,乃至於女拳盛行的時候,女人把男人為其打出租車作為是否愛她的標準,根源不就是日本沒有油氣資源麼。
日本的毛病韓國幾乎都有,但是歐美卻沒這個毛病,歐洲有法國這個農業強國。
至於美國可是農業帝國的底子,美國在食物上別說日韓無法相比,比眾多總產量超過第二名一大截的中國價格還要低。
美國食物的便宜還是建立在大量浪費的基礎上,有這樣的底子,通脹百分之五就圖一樂。
通脹再翻兩倍,才和中國一樣,想要迫近日韓的食品價格,還得繼續通脹下去才行。
畢竟是號稱一個堪薩斯州能養活兩億人的國家,其他國家確實無法相比,日韓都算是幸福的,至少和埃及、沙特相比還算很幸福。
但是馬來亞殖民地的基礎條件卻可以讓類似食物的成本降下來,成為工業基地之後,唯一的短板就是衣食住行的行,隻要發現油氣資源,這方麵就不再有缺陷。
馬來亞殖民地的資源基礎決定,如果能和日本處在一個層次,生活肯定要比日本輕鬆。
一九五七年開工的西馬鐵路,在給白廳的報告當中,就是以基礎建設完結的名義上報的,艾倫威爾遜為白廳描繪了振奮的場麵,本輪建設完畢,以後馬來亞殖民地等著收錢就行了。
“你讓我聯名和你倡議,吸收殖民地兵源組建作戰部隊?”斯康斯中將對上門的艾倫威爾遜表達驚訝,追問道,“你們前後兩任高級專員,不是一直反對以殖民地臣民建立作戰部隊麼?”
這倒是沒錯,艾倫威爾遜以及前任高級專員傑拉德·愛德華,都反對吸收華人和馬來人組建作戰部隊,這是因為之前,經過日軍一番肆虐,英國的統治力度被衝垮了不少。
“現在不同了,將軍。”艾倫威爾遜擺出了靈活的態度,“全球各地的駐軍加在一起,讓英國不堪重負,我們才五千萬的人口,八十萬常備軍。隨著馬來亞殖民地的重要性提高,我們總不能增加駐軍吧。從哪去找人,更不要提剛剛還抽調了一些部隊去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