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2 / 2)

相信後人的智慧是吧?艾倫威爾遜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但職責在身便建議道,“我們不明著反對,但必須是一條專門供應德國的新管道。中途不能途徑任何國家的土地,直達德國。如果德國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同意。”

其實這就是北溪二號的運輸線,隻要北溪二號啟用,俄羅斯就可以把烏克蘭的管道停掉。省的這個國家天天從俄羅斯身上薅羊毛。

“這不是把德國的能源安全交到蘇聯人手上麼?”馬金斯來內閣辦公室的時候,聽到艾倫威爾遜這個建議狐疑的反問,“挪威不能供應德國人的能源需求麼?”

“產能不夠,做不到。處在英國的角度我們隻能在法國的跨地中海和蘇聯的波羅的海管道當中選擇一個。你選法國,戴高樂政府現在都這麼難以接觸,真讓法國人占據歐洲能源市場,更有資格和我們叫板了。”艾倫威爾遜長出一口氣,“理論上我們都不想選,可這不是我們主動提出要重視能源安全的麼?”

“法國掌控歐洲能源市場?那我們還是選蘇聯吧。估計蘇聯人也不會這麼快同意,陸上管道才建好,又要建立一條海上管道?而且德國和東歐國家的和解也是一個問題,沒幾年時間斡旋是不行的。”馬金斯點了點頭讚同道,“但一旦法國開始修建,可就沒這麼困難了。這個威脅近在眼前,蘇聯的威脅遠在天邊。”

艾倫威爾遜點頭,“真出了事,我們可以像是一戰截斷大西洋電纜那樣,派出海軍破壞掉那條海洋管道。但我們要這麼對待法國的話,就找不到借口這麼做了,美國也不會看著我們和法國人內訌的。”

此時此刻,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的定律,照耀在了內閣辦公廳,蘇聯不一定會把英國怎麼樣,但法國會。既然倫敦已經討論完畢,在布魯塞爾的拉博·巴特勒就把這個態度告知波恩方麵。

艾倫威爾遜則讓馬金斯召集國防部的人拿出來一張設計圖,必須從原來的英占區,現在駐德英軍基地附近的地點登陸,聯邦德國的沿海都屬於原來的英占區,這麼做可以把德國的能源的閥門控製在英國駐軍的手中,說不定還會增加英國對德國的影響力。

“難道除了被蘇聯就是被法國卡著喉嚨麼?”帕梅拉蒙巴頓滿臉的質問,“不就是貴了一點麼,德國的經濟也不錯。”

“親愛的,德國可不是殖民地。石油好辦,天然氣就難了。”艾倫威爾遜苦笑著回答,“除非我們把世紀初被淘汰的電動汽車拿出來,可是成本上估計會年年虧損。”

電動汽車並非是新鮮事物,都別說電動汽車了,二十世紀初英國都存在蒸汽汽車,那個時候誰都不知道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但結果現在已經看到了油車淘汰了電車,如若不是後世石油價格居高不下,電動汽車也是沒辦法複活的。

兩人討論的時候,拉博·巴特勒還在布魯塞爾大放厥詞,表現著英國的居安思危,具備長遠目光的自我吹噓。借著印度麵臨的困境,來提醒歐洲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同時也在歐共體會議上合縱連橫,和法國針對德國地位的問題進行友好交流。

而處在被石油禁運的印度,此時正在咬著牙準備從戰場上改變當前的孤立局勢,希望戰爭的勝利,破解當前的困境。

印度人不知道當前的困境和曾經的英屬印度專員助理有關,印度確實是一個貧油國,石油禁運已經讓印度不得不馬上著手應對,禁止國內的機動車大量加油,並且打擊哄抬油價的行為。

本次針對印度的石油危機,其實也很少破解,印度不行但英國可以,因為馬來亞也是產油的,而且肯尼亞的石油管道也可以解決印度的燃眉之急,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要是對印度的石油禁運持續個一年半載,英國就可以在能源問題上割一割這個前殖民地的韭菜了。

“你的聰明才智都放在印度身上了。”帕梅拉蒙巴頓有些好笑,不知道對丈夫是發出了是誇還是貶的評價。

“隻能說殖民遺產還算豐厚,對付印度還是不成問題的。”艾倫威爾遜驕傲的挺起胸膛,“我們怎麼能看到大英帝國的明珠隕落呢?當然我不否認,必須在他們最為艱難的時候,才拉他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