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並不認為印度會輸,我說的拉他們一把,僅限於經濟層麵,事實上印度那種低人權國家,我們不拉他們一把,他們也可以渡過難關。”
艾倫威爾遜對妻子解釋著幫助印度的重要性,印度的情況是明擺著的,到了印度那種國土麵積和人口,不管怎麼樣你都不能做到對他視而不見。本身有抵抗力又有低人權優勢,最好是不要得罪它。
低人權優勢當然也是優勢,美國一場疫情破百萬的死亡不是一點事沒有?印度露天火葬都被美國衛星看到了,整個國家不是該幹什麼還幹什麼?
通過戰爭手段重拳出擊把印度占領,理論上隻有蘇聯能做到,但在現實層麵沒有國家能做到,印度軍隊雖然也隻能打一波流的戰爭,但放眼世界已經算是有數的強權了,至少印度要打葡萄牙的話,果阿是肯定頂不住的,所以才學羅德西亞王室領地把自己用雷區圍上。
英國這一次忽視了印度,以後不是還要和印度和解?那還不如別破壞和印度的關係。
“從你的態度,就知道現在白廳關注印巴戰爭,遠超過越南戰爭。真是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想法,澳大利亞那邊明顯就對越南戰爭上心多了。要不是印尼頂在家門口,澳大利亞都要參戰了。”帕梅拉蒙巴頓倒了一杯牛奶,咕噥咕噥的喝起來。
“那不是好事麼。世界局勢犬牙交錯,對我們這個無法和美國蘇聯比拚國力,但又有影響力的國家是好事。”艾倫威爾遜還是覺得自己出賣印尼的行為真是愛國之舉,從英國的選擇上不敢說多好,但也不這麼壞。
他要是一個社會主義分子,勃列日涅夫都應該給他辦法大金星獎章,簡直是神來之筆,大大拓展了蘇聯在亞洲方向的影響力。印尼可是東南亞第一大國,哪怕丟了一半的土地同樣是。八九千萬的勞動力,再怎麼也能夠幫上一點忙。
雖然出賣印尼可能會產生一些後果,比如說要是蘇聯解體,亞洲的蘇聯體製國家可能會保留,就像是朝鮮越南老撾屁事沒有一樣。
但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在他可管不了這麼多了,也就是英國現在在美洲沒什麼地盤了,不然他還會從一個出賣走向另外一個出賣,最好在拉丁美洲扶持出來幾個親蘇國家,這樣美國才能老實一點。
在全世界你爭我奪,總比在歐洲比拚戰略定力要好,那些第三世界國家本身就是棋盤的作用,他們死好過歐洲難受。
“就是印尼人口太多了,要少一些還好。”帕梅拉蒙巴頓感歎著澳大利亞承受的壓力,這一點她丈夫就無法感同身受,和西歐現在承受的壓力相比,澳大利亞那點壓力根本不算什麼。
“你現在應該考慮是,越戰戰爭結束之後肯定會出現大批美國私生子無家可歸,當初接收的韓國孤兒好用麼?如果覺得好用,可以繼續下去,這也是做好事,畢竟美國人也是英國的不孝子,我們有時候幫他們一下,也是幫助自己。”艾倫威爾遜一拍腦門,想起來了在東馬的韓國孤兒,要不是他們幫忙,格雷斯想要幹掉李承晚可沒這麼容易。
這些無牽無掛的戰爭遺孤肯定是好用的,不然不會出現羽林孤兒專門挑選孤兒,組建的武裝。
蒙巴頓集團不能全部依靠那些巴爾幹人,在亞洲的很多地方,白人麵孔都是非常顯眼的。有的國家女人主動貼上來,有的國家則會想起殖民者的罪行,不管是哪種情況,都太引人注意了。
用這些戰爭孤兒問題就小得多,東南亞不缺乏混血麵孔,些許的不同特征不會引人注意,做起事來就容易的多。內閣秘書長心裏比較陰暗,就喜歡用美國大兵的後代為自己做事。
“美國能夠穩定住局勢,這些私生子不會大規模流落在外吧。”帕梅拉蒙巴頓說到這驚訝的看著丈夫,“你的意思會戰敗?”
“我沒這麼說,你說戰略轉進也行。不要質疑我的判斷,做好準備就行了。”艾倫威爾遜一副英美特殊關係上身的嘴臉道。
反正從任何角度來說,美國不越過北緯十七度線都沒有任何取勝的可能,但艾倫威爾遜也不好說美國人膽子小,比起在烏克蘭連空軍都不願意出,越戰好歹還是彰顯了武德充沛。
可見就是麵對同為二極管狀態的敵人,美國也是有所取舍的,相信這一次越南戰爭打完,美國會對某大國的評價在高上一個層次。
在布魯塞爾會議上,歐共體成員國還談論了非洲問題,尤其是法國正在和拉博·巴特勒進行商量,或者說試探英國對蘇聯在非洲勢力擴大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