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登了然的點頭,也隻能這麼辦了,希望美國不要出現最為惡劣的結局,比如說戰敗。同時英國不能摻和進去,要表現出來靈活的立場。
艾登告知艾倫威爾遜,現在外交工作是要在斯德哥摩爾和蘇聯人一起調停印巴戰爭,根據在外交層麵上和蘇聯人的溝通,兩國一致同意,要在談判桌上把印度在戰場上的損失奪回來。
其實印度也沒有損失什麼,但賬麵上確實損失了五百平方公裏的土地,這麼大一塊土地歲印度和巴基斯坦來說都是九牛一毛,但這塊土地英蘇兩國都認為應該還給印度。
從這個角度上,印度肯定是吃虧的,這一次戰爭印度在空軍上吃了大虧,完全是憑借國家體量的優勢穩定住了戰線,讓巴基斯坦打不下去。
巴基斯坦在此時還是美國眼中預備役的北約國家,因此在很多方麵都給予了支持,包括雷達技術等。
巴基斯坦就擁有多座防控預警雷達,並且這些雷達都有高射炮守護,印度空軍根本靠不進這些雷達,但是其自身卻在兩百公裏以外就被發現,根本就沒有機會進攻巴基斯坦的軍事基地。
當然為了讓印巴兩國停止戰爭,在坦克大戰階段結束之後,美國就宣布了對巴基斯坦的禁運,英國和蘇聯也宣布了對印度的禁運。沒有錯,
正常時期應該是反過來的,但在戰爭時期,英美蘇三國想要讓兩國停止戰爭,選擇的就是對支持的國家實行禁運政策。
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名義上是聽從了聯合國的呼籲,但實際上正在派人來斯德哥爾摩,尋求支持決定那五百平方公裏歸屬。因為美國忙於越戰,英蘇兩國已經決定拉偏架,讓印度拿回被占領的土地。
艾登已經對夏斯特裏做出承諾,幫忙拿回被占領的土地,艾倫威爾遜表達了對首相高瞻遠矚的讚同,“在都禁運的情況下,印度可動員兵力遠超巴基斯坦,不要看現在巴基斯坦沾了一點便宜,一旦印度進行動員完畢,巴基斯坦占領的一點土地是守不住的。要是巴基斯坦不同意把土地交出來,戰端重開印度一樣能達成目的。”
這就是同樣技術水平下,國土大人口多的好處,哪怕是印度暫時吃虧了,繼續下去最終吃虧的也是巴基斯坦。
“不過在輿論上,現在印度丟了土地,我們應該把印度塑造成戰敗者,體現一下英國為印度主持正義的作用。不知道蘇聯人怎麼看?”
艾登聽了艾倫威爾遜的話,也覺得把印度塑造成輸家更加符合印度的利益,在接下來的斯德哥爾摩會議上有助於建立英國的領導力。
艾倫威爾遜聽著艾登表達樂觀的情緒,心說英國失去印度也就是倒計時了,印度會越發偏向蘇聯的,因為勃列日涅夫已經上台,蘇聯開惠是英國肯定跟不起的,英國可做不了那種冤大頭的舉動。
不過英國會找到建立影響力機會的,美國可怕在什麼地方,並不是他能帶著全世界發家致富,實際上最可怕的能力是美國也可以砸鍋,隻不過美國一般不會這麼做罷了,因為世界秩序美國是最大受益者。
英國也是可以砸鍋的,比如說下一次導致孟加拉國獨立的第三次印巴戰爭,英國完全可以極盡升華一下,以保護孟加拉人權出兵,讓印度打下來之後就趕緊滾蛋,把孟加拉從印度軍隊的占領中解救出來。
當然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先把這一次印巴戰爭處理好,艾登最後告訴了艾倫威爾遜一個好消息,關於大型戰列艦為載體的試驗艦,也就是蒙巴頓號導彈戰列艦的計劃,內閣原則上同意,將會大刀闊斧的將當前最新的設備全部上馬。
國防部常務次長馬金斯,在隨後的彙報中,表示兩艘鷹級航空母艦已經返回本土,進行升級改造的同時,還要安裝蒸汽彈射器。正在斯德哥爾摩會議即將召開之際,德浪河穀戰役打響,這是美軍抵達南越之後的第一次大規模地麵戰鬥。